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5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569篇
耳鼻咽喉   411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880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314篇
内科学   32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98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527篇
综合类   2217篇
预防医学   421篇
眼科学   545篇
药学   469篇
  3篇
中国医学   35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516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听神经瘤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眼震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2.
63.
不同检测方法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各种检测方法在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白内障197例(214眼)术前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闪光视诱发电位(BVEP)、视网膜计、光定位、色觉及注视性质等综合检测,术后3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术前F—ERG的b波、F—VEP的P1波、潜视力、色觉均与术后视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F-ERG、F—VEP、潜视力预测术后视力的可靠性分别为62.6%、79.0%、60.6%。但排除白内障完全成熟及高龄者(超过80岁),潜视力预测的可靠性则达82.6%。结论 对于非完全成熟及非高龄者,视网膜计是术前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比较理想的方法,而对于完全浑浊及高龄者,视网膜计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欠佳,应结合F-ERG、F-VEP、色觉及注视性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讲价。  相似文献   
6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干及其附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37例脑干肿瘤患者进行术中BAEP实时监护,试图阐明BAEP术中变化的特点、敏感指标,评判其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1996年10月~1999年10月入院的脑干肿瘤患者37例,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0~46岁,平均35.1岁。所有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肿瘤位于中脑26例、桥脑7例、延髓4例。病理改变包括胶质母细胞瘤2例、星形细胞瘤15例,生殖细胞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血管畸形2例,结核性肉芽肿1例,转移癌1例,室管膜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出血性改变2例。  相似文献   
65.
我们采用脑诱发电位仪研究脊髓损伤发现,颅脑创伤患头部CT未见异常,而脑诱发电位则有异常改变,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此,笔自2001年1月~2002年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门诊,对创伤后主诉头痛、头晕、耳鸣、恶心、视力模糊、睡眠不佳、记忆力差、不能正常工作,而头部CT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及平均透析5个月后分别行BAEP测定。结果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BAEP异常率为83.3%,主要表现为Ⅰ、Ⅲ、Ⅴ主波潜伏期(PLa)延长及Ⅰ-Ⅲ、Ⅰ-Ⅴ峰间潜伏期(IPLs)延长;平均透析5个月,患者透析前后比较,透析后Ⅲ、VPLs和Ⅰ-Ⅲ、Ⅰ-ⅤIPLs缩短有显著性意义。结论BAEP的测定及动态观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听觉神经系统损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7.
术中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电刺激术定位脑功能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中利用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0例脑功能区病变病人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皮质SEP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占区,住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7例病人利用SEP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4例利用SEP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3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病人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术中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诱发电位的改变特征。方法(1)调查114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LA组)和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BD组)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2)两组患均行CT检查,并按照脑白质异常程度分为3型。(3)LA组74例患,BD组35例患行MRI检查,根据T2WI显示的脑室周围高信号分为5型。(4)两组分别选择部分伴有高血压的患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1)LA组患的危险因素呈多样化,无神经局灶体征,临床表现仅为轻度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1型为主,占70.2%(80/114);MRI脑白质异常也同样以1型为主,占71.6%(53/74),均无脑室扩大。电生理学检查显示,SEP异常率为83.7%(36/43),其中轻度60.5%,中度23.2%;BAEP异常率为62.8%(27/43),潜伏期和峰间期延长;VEP异常率为53.5%(23/43),各波潜伏期延长,均无波形消失。(2)BD组患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95.1%),临床表现以神经局灶体征、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和卒中样发作为主。CT分型以3型多见,为73.2%(30/41);MRI检查显示3型为54.3%(19/35),4型45.7%(16/35),41例患均有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电生理学检查显示,SEP异常率为96.7%(29/30),其中轻度6.7%,中度46.7%,重度43.3%;BAEP异常率86.7%(26/30),潜伏期和峰间期进一步延长,部分伴有Ⅲ、Ⅴ波缺失;VEP异常率为83.3%(25/30),各波潜伏期进一步延长,部分P2单侧波形消失。结论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以影像学1型脑白质异常为依据;诱发电位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延长,无波形完全缺失。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临床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卒中样发作等特征,影像学检查CT显示3型脑白质异常,MRI显示3型或4型为诊断依据;诱发电位呈现各波潜伏期进一步延长并伴有部分波形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9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的BAEP,观察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和Ⅰ/Ⅴ波幅比值及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潜伏期(IPL)、两耳测间差(ILD)。结果:前庭系统性眩晕96例,BAEP异常率64.6%,其中内耳型24例异常,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Ⅰ波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ILD相应增大;脑干型38例异常,表现为Ⅲ、Ⅴ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Ⅲ、Ⅴ波的PL,Ⅰ-Ⅲ及Ⅲ-ⅤIPL延长,ILD相应增大。结论:BAEP可为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