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3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eyer's结淋巴细胞对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11):744-746,756
  相似文献   
72.
记录胃肠运动的硅橡胶电阻式换能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录胃肠运动的硅橡胶电阻式换能器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曲柏林,曾文红,曲瑞瑶记录测量胃肠运动是研究胃肠消化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从事研究消化功能和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视。自1887年Pfiuger利用气囊法记录胃运动以来,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工作者进行...  相似文献   
73.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1):100-103
病毒性肝炎中医治验介绍;肝病患血清肉碱水平的临床研究;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肝病病人人体成分测量中的应用(综述);病毒性肝炎患凝血因子、抗凝和纤溶指标的研究;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的临床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不同的体脂率测量方法的效果,尝试建立适合我国该骨龄段女性儿童的皮褶厚度推算体脂率公式。方法抽样选取59名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组标准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超重组3个组别,分别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BIA)测试每位受试者的体脂率,以DEXA测量结果为校标,比较上述方法在推测和测量全身体脂率的差异水平。并以皮褶厚度法建立体脂率推测公式。结果对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正常组和超重组,BIA法与DEXA测量结果之间相关显著;日本长岭公式显著高估6~8岁骨龄段偏瘦组和正常组女性儿童的体脂率,姚兴家公式显著低估了超重组女性儿童的体脂率,而元田恒公式显著高估了3种体型女性儿童的体脂率;本研究得出皮褶厚度法推算体脂率公式为:全身体脂率=3.919+0.715×髂嵴上部皮褶+0.592×肱三头肌部皮褶。结论相对于以日本长岭公式、元田恒公式、姚兴家公式进行的皮褶厚度推算法,生物电阻抗手段更能有效测量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正常和超重群体体脂率;髂嵴上部和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能联合评价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全身体脂率。  相似文献   
75.
甘肃兰州市区城镇居民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甘肃兰州市区城镇成人居民体成分和脂肪分布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改善居民的身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日本产MC-18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357名男女居民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79岁年龄段男女性居民体脂率、腰臀比(WHR)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蛋白质总量、肌肉总量、推定骨量、身体水分、身体质量指数(BMI)值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内脏脂肪男、女性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皮下脂肪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性则随年龄的递增而递增。结论男性居民在20~岁年龄段后、女性在40~岁年龄段后出现了腹内型肥胖,男性在30~岁年龄段后,女性在60~岁年龄段后出现超重,超出了警戒范围。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比分析静、动态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系统测量结果,为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系统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静、动态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系统对志愿者的右乳上方同一部位进行多次测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同操作者条件下静、动态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静、动态系统时不同熟练程度操作者的依赖性。结果:在相同被测部位及相同操作者备件下,动态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多次测量结果离散性更小。在不同熟练程度操作者及相同被测部位条件下,动态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多次测量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更低,测量结果可靠性更高。结论:与静态系统测量结果相比,实时动态成像技术加强了成像结果的预判性,从而提高了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降低了测量结果对操作者熟练程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参考,比较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差异,并对仪器报警信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同时采用光学法、电阻抗法检测468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O、PLT‐I),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PLT‐M)进行比较,同时镜检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并记录仪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报警信息。结果非血液病组中,PLT‐M、PLT‐I、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液病组中,PLT‐I与PLT‐M、PL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与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组仪器出现血小板报警信息者149例,出现红细胞报警信息者127例,与镜检结果较符合。结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时,PLT‐I计数误差较大,需PLT‐M和PLT‐O方法复检或校正;当出现血小板或红细胞报警信息时,均需涂片复检。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超滤量对残余肾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住院医治的7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随机设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确定观察组的脱水量,采用临床评估法确定对照组的脱水量。研究终点为少尿,随访6个月,评估并比较分析2组体质量、平均动脉压、残余肾功能、24 h尿量、平均超滤量、体重增加率和心胸比值。结果2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P>0.05);随访6个月结束时,2组患者体质量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超滤量、体重增加率和心胸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残余肾功能和24 h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少尿7例(17.95%),对照组少尿17例(43.59%),两组少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少尿患者中,观察组平均超滤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均超滤量与少尿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将多频生物电阻抗法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超滤量的评估,能够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采取措施延缓残余肾功能降低速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测定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分析影响抽搐阈值的因素,探索适合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的参数。 方法对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试行电休克治疗,采用Sackeim推荐的滴定法,从48mC起,逐渐增加电量,直至脑电图显示患者癫痫发作,以确定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动态电阻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抽搐阈值的影响程度。 结果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平均为(81.55±21.98)mC,男性较女性高29.4%,抽搐阈值与性别、年龄、动态电阻相关,其中男性、年龄偏大阈值偏高,而动态电阻与抽搐阈值呈负相关,三者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01、0.433和-0.252,三者共决定了抽搐阈值的61.8% (R2=0.618),抽搐阈值与体重、PANSS得分相关性不明显。 结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较欧美人群低,可用性别、年龄和动态电阻来预测患者的抽搐阈值。  相似文献   
80.
随着全社会老年人的日益增多,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因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国内报道高龄老人脑电图、脑电阻图的资料很少,故我院于1982年始对老年人进行了脑电图、脑电阻图普查,从中筛选出34例无严重心、脑及其它器官器质性病变、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的高龄老人作为健康组,探索其脑电图、脑电阻图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籍以发现高龄老人大脑的功能状态,建立健康高龄老人正常参照值,这对高龄老人的脑血管病预防与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