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建立L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滑槽钉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利用软件建立正常人L3~5有限元模型,对腰椎模型模拟手术过程装配滑槽钉及锁定钉内固定系统;并对模型进行赋值得到最终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500 N的轴向压缩及15N·m力矩的预载荷,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分析滑槽钉及锁定钉内固定系统内部应力分布及大小情况,并计算运动转角度及位移.[结果](1)建立的L3~5三维有限元模型与文献报道相似,装配滑槽钉内固定系统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其运动转角度及位移与锁定钉内固定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2)滑槽钉组内固定系统在前屈、后伸时较锁定组所受应力值明显增大;旋转时所受应力值明显减少;滑槽钉组内固定系统的螺钉-腰椎骨界面应力值在各种工况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结论]滑槽钉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钉内固定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活动范围,滑槽钉内固定系统钛棒、螺钉及螺钉-腰椎骨界面所受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其极限强度,滑槽钉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滑槽+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7年8月,采用滑槽植骨+自体红骨髓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岁,骨折术后至此次手术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7个月,平均22个月,32例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12个月。[结论]滑槽植骨+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愈合率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3.
我们用滑槽镶嵌植骨法治疗胫骨下段骨不连24例,效果良好。本组男19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32岁。开放性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7例(2例为双侧骨折)。肥大性骨不连5例,萎缩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加压滑槽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加压滑槽钉治疗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骨折复位,钢板螺钉位置良好.随访3~19个月,平均11个月.优15例,良21例,优良率为80%.结论 加压滑槽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1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局部断端清理并重新固定钢板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骨不连愈合情况、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不连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骨不连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滑槽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效果好,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