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41篇
  免费   2170篇
  国内免费   1286篇
耳鼻咽喉   1078篇
儿科学   813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1128篇
口腔科学   299篇
临床医学   18141篇
内科学   6786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422篇
特种医学   28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5538篇
综合类   22197篇
预防医学   4194篇
眼科学   210篇
药学   8777篇
  123篇
中国医学   2030篇
肿瘤学   1530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193篇
  2022年   1204篇
  2021年   1499篇
  2020年   1430篇
  2019年   1452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1486篇
  2016年   1576篇
  2015年   2028篇
  2014年   3915篇
  2013年   3948篇
  2012年   5161篇
  2011年   5311篇
  2010年   5000篇
  2009年   4833篇
  2008年   4700篇
  2007年   4447篇
  2006年   3830篇
  2005年   3957篇
  2004年   3182篇
  2003年   2937篇
  2002年   2468篇
  2001年   1975篇
  2000年   1438篇
  1999年   1166篇
  1998年   1008篇
  1997年   896篇
  1996年   722篇
  1995年   604篇
  1994年   504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将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行介入封堵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双色球平均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一组采用心血管造影检查,另一组则采用超声诊断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为100%,超声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6.01±1.61) mm、(4.12±2.12) mm,心血管造影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5.37±2.32) mm、(3.16±1.24) mm,检查结果要明显大于心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术前筛选与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更加明显,且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而心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则对确定病变的直径和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预见性服务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2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服务,研究组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量表(H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分。结果 (1)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服务,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显著降低患者压力水平和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3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95-9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对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8月收治的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药学知识制定导管接触性溶栓及抗凝用药方案,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 结果 溶栓治疗期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小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8例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轻微牙龈出血后自行止血,1例出现血尿,停止溶栓治疗后改为口服抗凝药,血尿现象消失。患者预后改善明显,血栓完全溶解,静脉恢复畅通,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结论 临床药师在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监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祈福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球囊导管微创取栓术治疗的7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0例,治愈率为89.6%,患肢血供恢复。好转7例(10.4%),肢体缺血症状明显好转。全部患者无截肢。死亡1例(2.6%)。结论球囊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取栓,有利于提高其保肢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7.
3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8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PL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NLR、PLR、癌胚抗原(CEA)、可溶性B7-H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5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LR、PL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LR、PLR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B7-H4、sIL-2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B7-H4、sIL-2R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0%、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使用TACE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肠梗阻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选择肠梗阻导管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导管进行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导管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基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情况,经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排气时间,第一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24 h腹围缩小程度及放射线腹平片等各项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梗阻患者中植入肠梗阻导管进行非手术基础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