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76篇
  免费   4007篇
  国内免费   4596篇
耳鼻咽喉   3582篇
儿科学   2111篇
妇产科学   1055篇
基础医学   3673篇
口腔科学   1789篇
临床医学   20363篇
内科学   7547篇
皮肤病学   1207篇
神经病学   3108篇
特种医学   55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9篇
外科学   29428篇
综合类   55927篇
预防医学   8912篇
眼科学   2987篇
药学   16447篇
  226篇
中国医学   15591篇
肿瘤学   4326篇
  2024年   612篇
  2023年   2051篇
  2022年   1837篇
  2021年   2342篇
  2020年   2425篇
  2019年   2410篇
  2018年   1198篇
  2017年   1964篇
  2016年   2515篇
  2015年   3294篇
  2014年   5730篇
  2013年   6222篇
  2012年   7955篇
  2011年   8811篇
  2010年   8542篇
  2009年   8489篇
  2008年   9339篇
  2007年   8506篇
  2006年   7482篇
  2005年   7815篇
  2004年   7465篇
  2003年   9169篇
  2002年   9181篇
  2001年   9341篇
  2000年   7966篇
  1999年   6413篇
  1998年   6381篇
  1997年   6278篇
  1996年   5620篇
  1995年   5660篇
  1994年   3776篇
  1993年   2605篇
  1992年   1483篇
  1991年   955篇
  1990年   880篇
  1989年   830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探讨提高其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2006年27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所有病例在入院24h内均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均为Ⅲ型食管闭锁,没有误诊。其中12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10例,死亡2例;吻合口瘘3例,其中2例痊愈;吻合口狭窄2例,扩张后痊愈。结论: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熟练轻柔的操作和良好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手术的炎性反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全身和腹腔炎性反应的差异,为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1例2004年4-8月间收治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25例(LAP组),开腹手术26例(OPEN组)。术毕骶前留置引流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炎性反应及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肿瘤Dukes分期和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中,LAP组占有明显优势(P<0.05)。腹腔引流量在术后第1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d,LAP组明显低于OPEN组(P<0.05)。LAP组术后第1天,周围血中性粒细胞[(7.30±2.62)×10~9/L]、白介素(IL)-10[(19.46±3.31)pg/ml]和C反应蛋白(CRP)[(2.76±2.17)mg/dl]水平均显著低于OPEN组(P<0.05)。术后第4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腹腔引流液的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LAP组IL-10 [(22.53±15.47)pg/ml]明显低于OPEN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腹腔炎性反应与开腹手术相当,而全身炎性反应较开腹手术轻。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临床上体现出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浅谈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的病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雅萍  赵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07-3008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病因及对策。方法:收集近4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分离培养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a共检出159例真菌,2001年至2004年检出率分别为10.1%、13.9%、17.0%、19.9%;其中复治病例占79.9%,长期多种抗生素应用占89.3%,激素应用占11.3%。结论:真菌感染逐年上升,主要与肺结核患者的病况、激素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应加强抗生素及激素的规范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94.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可能与纤维环内层和髓核缺乏血运有关。感染后,患者体温多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三四周后X线平片才显示感染间隙变窄。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监测手段,众多学者曾将血沉作为椎间隙感染的筛选和监测指标。因为引起血沉加快的临床因素较多,血沉在感染中的诊断作用已受到质疑。通过对C-反应蛋白(CRP)进行监测,证实CRP是急性相蛋白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5.
经皮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8·2岁。其中16例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双下肢和大小便障碍;4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在C形臂X线的定位下确定需要固定的椎弓根根部,做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手术时间约1·5h,出血量约80ml。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外伤性胆道出血是胆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凶险、病程反复且容易误诊,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多难以奏效,病死率较高。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外伤性胆道出血病人5例,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在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原发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5例患者中检出AVM8例,MoyaMoya病3例,颅内动脉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造影阴性10例。结论DSA检查对甄别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有条件的PIV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作进一步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98.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最常见于下肢,其次为上肢、后腹膜和头颈部等,而原发于肠道系统者极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收冶的2例MFH病人临床资料,并检索1994年1月-2004年12月CNKI—KNS3.6全文数据库和1966~2005年Medline数据库有关肠道MFH的全部论文,筛查得44例。对共计46例肠道MFH病人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农民。因胸背部疼痛2个月,在当地医院行理疗按摩及止痛药物治疗好转。1月前轻微外伤后感双下肢麻木无力,入我院就诊。病史中无低热、盗汗、乏力、纳差,亦无体表肿块出现,体重无显著变化。既往无结核及其他特殊病史。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脑包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1年-2005年收治的6例脑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全切除,短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脑包虫病若手术完整摘除可以根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