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4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7篇
内科学   95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659篇
预防医学   30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36篇
  14篇
中国医学   36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它分为急性房颤(即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即持续性房颤)。慢性房颤常见于器质性心血管病变患者。其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多为单一用药,并且房颤复律后易于复发。本文用胺碘酮与洋地黄药物联合治疗43例转复后复发的慢性心房纤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27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 根据既往有无阵发性房颤发作,分为阵发性房颤发作组(n=23)和无阵发性房颤发作组(n=104).电生理检查测定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消融术术后24 h描记12导联心电图, 测量P波最大时限、最小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阵发性房颤发作组与无阵发性房颤发作组比较,射频消融术中旁道存在逆传者的数量无显著差别(87.0% vs 91.3%)(P>0.05);前者消融术前旁道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显著短于后者(P<0.01),消融术后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和离散度显著长于后者(P<0.01).结论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中,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窦性激动在心房内的非均质传导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1病例报告(1)男,41岁。2005年4月14日因发作性胸闷、心悸、气短伴头昏、乏力,间有胸部刺痛、手脚发麻、掌心多汗、四肢发凉、手抖,低热、口干、失眠7月余,发作频烦且加重5小时,拟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入本院。既往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无冠心病家族史,有吸烟嗜好,每日1包,平素因担任文秘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睡眠无规律。由于发病前8个月余,其母亲突然病逝以及子女升学等问题,加上工作压力大,使该患者睡眠更差。查体:体温:36.4℃,脉博:106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50/100mmHg,神清,急性病容,肥胖体形,心率100~120次/分,心率随体位而变化和情绪波动而增减,心律不齐,偶发早博  相似文献   
74.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年发生率平均为5%,不同亚组间差异很大0.5%~12%。房颤占所有脑卒中原因的15%-20%,在房颤基础卜发生的卒中与无房颤患者相比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和致死的比例更高。应根据危险分层合理选择抗栓治疗的适应证,在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同时,减少不适当抗凝造成的出血危险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5.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常规矫正器质病变的同时,施行右心房迷宫术、右心房孤立术及各种心房迷宫手术,以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房扑/房颤(atrial flutter/fabrilation,AF),但此类手术较为复杂,并且术后其他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增加。我们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持续性AF患者,尝试用改良房切口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常规房切口手术进行对比,以分析此法对AF及其他房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6.
雷米普利对房颤复律后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临床研究证明了P波离散度(Pd)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Pd能有效地预测房颤的发生。Pd≥40ms时,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超过80%,阳性预测准确度为85%。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的主要机制为心房的解剖学及电学重构,反映到体表心电图上,则表现为P波时限延长和Pd加大。因此,通过药物治疗,如能缩短P波时限和减小Pd则可能减小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复发的机会。本观察旨在探讨雷米普利对于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并服用胺碘酮的病人的P波时限和Pd的影响,从而确定雷米普利对房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吴立秋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43-1243
我院自1994~2004年收治3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 ,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以胺碘酮负荷量治疗后改用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经心电图、心电监护和 (或 )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心房纤颤34例 ,其中男20例、女14例 ,平均年龄 (58 4 10 2)岁。  相似文献   
78.
决奈达隆(Dronedarone)(Ⅰ)是胺碘酮的衍生物,由于它不含碘,亲脂性较低,因此其保持了胺碘酮的疗效,而没有胺碘酮的心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9.
近年研究证实,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是预测心房纤颤(房颤)发生的重要指标。房颤病人中约有20%一50%伴有心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药(以下称β-阻滞药)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的推荐用药,除心功能Ⅳ级外均应使用。为探讨β-阻滞药治疗慢性心衰对Pmax、Pd的影响,本文对老年阵发性房颤伴慢性收缩性心衰病人β-阻滞药治疗前、后Pmax、Pd变化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预激综合征本身不需特殊治疗,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治疗同一般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当预激并发心房颤动或扑动时,不宜使用西地兰是众所周知的。可能与西地兰加速附加通道的传导,减慢或阻断房室结内传导,从而使心室率明显增快,甚至达每分300次或以上,发展成心室颤动有关。如果两个连续的预激波动其最短的R-R间期≤205mS时,预示有发生心室颤动的高度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