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683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1610篇
预防医学   44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07篇
  7篇
中国医学   401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控制性超排卵长、短方案在IVF-ET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短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7月-2002年4月因双侧输卵管梗阻IVF-ET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长方案组(50人)和短方案组(50人)进行超排卵。长方案组从使用促性腺激素(Gn)治疗前1月经周期黄体期(月经21天)使用GnRHa 0.3mg/d,至垂体完全降调节后加用Gn;短方案组从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用GnRHa0.1mg/d,同时加用Gn。当患者有3个以上卵泡直径>18mm时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小时后取卵行IVF,取卵48小时后行ET。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者的Gn使用量有差别,短方案组少于长方案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用Gn第7天雌激素水平不同,短方案组明显高于长方案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nRHa长、短方案在IVF-ET中控制性超排卵效果相同,但所需Gn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1 1月在我院实施IVF -ET的 75例患者 ,80个妊娠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个周期中 ,宫内妊娠率 96 2 5 % (77/ 80 ) ,其中自然流产率 2 3 75 % (1 9/ 80 ) ;妊娠 <1 6周流产率 1 6 2 5 % (1 3/ 80 ) ;妊娠 >1 6周流产率 7 5 0 % (6 / 80 ) ,其中 5周期均发生双胎妊娠 ;分娩率 72 5 0 % (5 8/ 80 ) ,早产率 1 5 0 0 % (1 2 / 80 ) ,宫外孕发生率 3 75 % (3/ 80 )。新生儿死亡率 3 6 1 % (3/ 83) ,均死于三胎妊娠早产。结论 减少IVF -ET后多胎妊娠率 ,加强多胎妊娠的整个孕期监护 ,以利于减少多胎妊娠 >1 6周流产率及早产率 ,是降低IVF -ET后妊娠胎儿丢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胚泡着床不全的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胚泡着床不全的实验动物模型及观测指标。方法 妊娠动物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或利洛司酮 ,皮下注射吲哚美辛 (消炎痛 ) ,皮下注射催产素 ,给避孕药酒灌胃 ,宫腔注射纤连蛋白抗体或层粘蛋白抗体 ,皮下注射卵泡刺激素抗血清等。结果 上述方法处理后着床动物明显减少 ,着床位点数减少 ,着床率降低 ,卵巢组织上黄体数目减少 ,血清孕激素水平下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结论 上述方法均可选用来建立胚泡着床不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4.
前牙反牙合是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对口腔功能及颜面美观有较严重的影响 ,普遍认为反牙合应尽早矫治。但由于开展预防矫治工作有限 ,家长们重视不够 ,因此临床上恒牙期前牙反牙合颇为多见。恒牙期反牙合以骨面异型异常为主 (ANB <0 ) ,矫治难度较大。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约 4 2 %~ 63%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往往伴有不同程度上颌骨发育不足。因此 ,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 ,在矫治恒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中较为关键。本文通过 15例恒牙前期牙反牙合病例 ,据恒牙期AngleⅢ类错 牙合的矫治原则[2 ] ,采用多 10 0 p曲于方丝弓技术固定矫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肺胚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方法对6例肺胚母细胞瘤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及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分析。结果镜下示6例均以间叶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核分裂像较多,免疫组化示CK(+)、EMA(+)、鼠抗波形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结论6例均为发生于肺中胚层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均为双向性肉瘤样癌。应用免疫组化和单克隆抗体为6例疑难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访病人均生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6.
聂兴草  方峰  李红  董永绥  甄宏  刘志峰  李革 《中草药》2004,35(9):1015-1018
目的 研究大蒜新素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诱导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ELF在高、低感染复数(MOI分别为2.5、0.25)HCMV感染后1、12、24、36、48、72、96h凋亡细胞比率;大、中、小剂量大蒜新素(9、6和3μg/mL)处理正常的和感染的HELF细胞(MOI为2.5)后上述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比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剂量大蒜新素处理感染细胞(MIO为0.25)72h后bcl-2和fas mRNA表达强度变化,并与正常细胞和感染细胞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细胞凋亡比率保持恒定低水平(凋亡率平均2.68%);低、高感染复数感染细胞随时间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凋亡率峰值分别达8.85%(96h)和25.63%(72h);各剂量大蒜新素处理的正常细胞凋亡率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峰值分别为4.88%、6.47%和8.35%;但各剂量药物处理感染细胞后却使细胞凋亡比率下降,大剂量药物处理72h时效应最为明显,凋亡细胞比率由25.63%降至16.24%。正常细胞高表达bcl-2,低表达fas基因;感染HCMV后,bcl-2表达显著下调,fas表达明显增强;大蒜新素处理感染细胞后使bcl-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感染细胞,fas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感染细胞,但仍未恢复到正常细胞水平。结论HCMV是HELF凋亡的强诱导剂;病毒可通过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上调凋亡促进基因fas而发挥致凋亡作用。大蒜新素本身可诱导HELF凋亡,但却能明显抑制HCMV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药物干扰HCMV影响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李克生  杜惠芬  郭红云  施苓 《肿瘤》2004,24(1):91-91
近年来已有研究证明,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有明显地抑制作用[1,2].国内已有文献报道,牛肺胰蛋白酶抑制剂对B16黑色素瘤、Lewis肺癌实验性肺转移也有明显地抑制作用[3,4].本文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牛肺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肾胚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科实体肿瘤,该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WT1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WT1cDNA导入G401细胞,研究WT1基因对G401细胞生长凋亡及致瘤性的作用。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WT1基因在肾胚瘤中的表达、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G401细胞的凋亡情况、并且对G401的致瘤性进行分析,探讨WT1基因在肾胚瘤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WT1 DNA可诱导G401细胞凋亡,并且使其致瘤性有所降低。结论 该结果为确定WT1在肾胚瘤病因方面的作用、为肾胚瘤的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报道3例成人隐睾内胚窦瘤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对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内胚窦瘤病人的血清AFP高于正常,组织结构以疏松网状结构、嗜酸性透明小体、腺泡状和腺管状结构、S—D小体最为常见,免疫绀化AFP、CK、Vimentin均为阳性,AAT两例阳性,CEA、hCG三例均阴性。结论 检测血清中AFP对内胚窦瘤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是否复发转移有重要价值,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10.
笔者自 1 985年以来采用全息胚电针氧疗治疗面神经炎 96例 ,疗效颇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 1 98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就诊病人 ,经检查确诊面神经炎患者共 1 73例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96例 ,其中男性 5 8例 ,女性 3 8例 ;年龄2~ 86岁 ;病程 3小时~ 1 3个月 ;采用全息胚电针氧疗法治疗。对照组 77例 ,其中男性 40例 ,女性 3 7例 ;年龄4~ 79岁 ;病程 1天~ 1 1个月。给予常规电针疗法治疗。2 治疗方法全息胚电针氧疗法 :取患侧下颌骨节肢脑穴 (位于下关穴下约 0 .1寸之下颌切迹上缘 )和健侧上肢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