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9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795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69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2140篇
内科学   599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50篇
特种医学   3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770篇
综合类   2725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286篇
药学   619篇
  8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805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819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背景:构建大鼠小肠移植模型是研究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基础,实验中对动物无法进行长期持续的静脉输液成为延误实验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 目的:将自制旋转持续静脉输液装置与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相结合,验证输液装置的可靠性和动物模型的稳定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区组,对照观察实验,于2008-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健康雄性近交系F344/NCrl BR大鼠48只为供体,LEW/Crl 大鼠48只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体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模型。 方法:将移植后的大鼠以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分为3组(n=16):对照组、输液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对照组大鼠仅行小肠移植,移植前后不做持续静脉输液。输液组大鼠给予持续输注肠外营养液。他克莫司治疗组持续输注肠外营养液+静脉注射他克莫司0.5 mg/(kg•d)。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观察移植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存活时间,并于移植后3,5,7 d 分别取各组大鼠移植肠标本(n=3)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的大鼠作存活时间观察,观察期限为5周。 结果:对照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5.4±1.7) d,手术成功率56.3%。采用旋转输液装置的输液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手术成功率为9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输液组大鼠平均存活(7.2±2.8) d,最终全部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他克莫司治疗组剩余大鼠的输液时间> 30 d,存活时间超过5周,与对照组和输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和输液组大鼠术后3,5,7 d移植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术后3,5,7 d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征象。 结论:旋转持续静脉输液装置制作简单,固定安全可靠,能成功地为研究大鼠连续输液30 d以上,与异位小肠移植模型联合应用,能建立稳定可靠的排斥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分别探讨了神经生长因子对胎兔许旺细胞培养的影响以及去细胞神经移植体的制备,并在体外成功制备出重新细胞化的神经移植复合体。 目的:探讨种植许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对神经-肌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2007-06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37只,1只用于制备去细胞神经桥接体,剩余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8只/组。 方法:切取兔双侧坐骨神经,剥除周围组织,剪成约每段3 cm,放入TritonX-100水溶液中静置12 h,蒸馏水漂洗,以使溶于水的TritonX-100膜蛋白体复合物充分脱离神经干,如此反复,TritonX-100作用时间共为96 h,萃取好的去细胞神经桥接体在Hank s液中4 ℃保存。调整第2代许旺细胞浓度至1×1011 L-1,用100 μL微量注射器注入去细胞神经桥接体内,然后将神经段置于DMEM培养液中,即为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实验组兔于膝关节上方造成20 mm长缺损,将种植许旺细胞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缝接于坐骨神经两断端;对照组兔左侧坐骨神经造成20 mm长缺损后,用单纯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桥接物缝接神经两断端。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后4,8,16周大体观察兔足部溃疡形成及愈合情况,通过肌电图、光镜、电镜等方法检测远端腓神经的轴突、髓鞘及胫骨前肌、运动终板的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4,8,16周两组动物术区局部均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情况、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及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运动终板的形态及靶肌肉结构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4周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神经传导,术后8,16周实验组胫骨前肌湿质量、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种植许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不仅能够为再生神经提供良好的支架作用,还能诱导和促进神经轴突和髓鞘的再生,对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肌结构重建与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背景:胚胎卵巢组织免疫原性低,不易引起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卵巢异体移植的理想供体。但由于获取胎儿卵巢的不随意性和来源限制,标本的冷冻显得至关重要,成功的冷冻保存和复苏技术是建立胎儿卵巢库的关键。 目的:通过对大鼠新鲜或冻融胚胎卵巢组织异体无血管移植后的组织形态和功能的观察,探讨胚胎卵巢组织异体移植和超速冷冻保存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05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进行课题设计,于2006-05/2007-02在云南大学单克隆抗体研究中心完成实验。 材料:卵巢来源于孕龄为18~20 d SD大鼠胚胎。取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证实有正常动情周期未交配过的SD成年雌性大鼠作为移植对象,分4组:正常对照组(n=10)、去势对照组(n=10)、新鲜胚胎卵巢移植组(n=25)、冷冻胚胎卵巢移植组(n=25)。 方法:正常对照组仅行皮肤筋膜肌肉切开缝合术,去势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组织。将孕龄为18~20 d的新鲜或经超速冷冻法冷冻复苏的大鼠胚胎卵巢植入去势后4周的大鼠颈部皮下作为实验组,分别为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阴道脱落细胞的观察和血清雌二醇、孕酮的测定了解大鼠内分泌恢复情况,并对移植卵巢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分别有52.17%和38.01%大鼠恢复了动情周期,两组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在分别在35和49 d恢复到正常,且动情周期天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冷冻移植组大鼠恢复动情周期虽稍短于新鲜移植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63 d后取出移植物观察,见移植物色泽红润,表面有丰富的血管形成,镜下见卵巢内有大量的小动脉和小静脉;移植物组织学检查发现卵泡的发育,光镜下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有成熟卵泡和黄体形成,形态与正常卵巢无明显差别。 结论:大鼠胚胎卵巢异体异位无血管皮下移植后能存活、生长发育并具有与正常卵巢相似的内分泌功能;超速冷冻法能较好的保存胚胎卵巢的活性,复苏后与新鲜胚胎卵巢组织具有相同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994.
背景: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导致小肠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趋化因子受体为靶位的治疗方案,可能为临床小肠移植的免疫治疗提供借鉴。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RANTES(Met-RANTES)对同种异体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术后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以及与小剂量他克莫司的协同效应。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数字表法区组,对照观察实验,于2003-09/2005-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雄性大鼠180只,90只SD大鼠作为供体,90只Wistar大鼠作为受体,施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 方法:小肠移植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30只/组:对照组,只做异位小肠移植,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Met-RANTES治疗组:移植后0~7 d,腹腔注射Met-RANTES 200 μg/d;Met-RANTES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组:移植后0~7 d,腹腔注射Met-RANTES 200 μg/d + 肌肉注射他克莫司0.5 mg/(kg?d)。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存活时间,并于移植后第1,3,5,7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切取移植肠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组间比较。 结果:移植后的90只受体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7.2 d (1.5),全部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后第3,5,7天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Met-RANTES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9.2 d (16.4),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1)。Met-RANTES+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30.9 d (9.0),与前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1)。Met-RANTES治疗组和Met-RANTES+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可长期存活。 结论:Met-RANTES能明显抑制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保护移植肠功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强小剂量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背景:转录因子FOXP3是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FOXP3表达水平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利用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早期诊断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性。 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 对象:选取2001-03/2007-06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2岁。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BU/CY联合FLU方案进行预处理,经深静脉输入单个核细胞数5.48(3.7~8.4)×108/kg,CD34+细胞数10.45(3.6~28.0)×106/kg。移植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好转或缓解时留取外周血标本,尚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复查时采集外周血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监测外周血样本FOXP3 mRNA表达及其与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 结果:31例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9例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9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3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FOXP3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演变相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时FOXP3水平较临床无移植物抗宿主病时明显降低(P=0.009),好转后FOXP3水平又逐步升高或恢复到基础水平;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FOXP3的表达水平与无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107)。 结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FOXP3表达降低有关,动态检测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可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或预测其发生提供参考。实验数据未发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FOXP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6.
背景:研究证实,冻干和辐照灭菌的同种异体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特性,而且还保留骨基质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构成形态发生蛋白所必须的一些酶类,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 目的:观察胎盘组织液-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犬的人工颌骨缺损效果,以同种异体冻干骨为对照。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性实验,于2007-12/2008-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杂种成年犬8只;同种异体冻干骨由湖北联结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胎盘组织液为广东珠海丽珠制药厂产品,2 mL/支。同种异体冻干骨∶胎盘组织液=(4.0~5.0)∶1。 方法:在犬上、下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根尖相对应的颌骨处分别建立直径1.0 cm类半球型上下颌骨缺损模型共96个实验区,实验组选择大小合适的同种异体冻干骨及骨颗粒按比例浸泡在胎盘组织液呈饱和状,阳性对照组亦将大小合适的同种异体冻干骨及骨颗粒浸泡在生理盐水液呈饱和状,分别放入颌骨缺损处并添满,阴性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每只犬的实验区均由4个实验组材料、4个阳性对照组材料、4个阴性对照组材料组成。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12周取材进行放射线学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实验组早期以软骨内化骨为主,晚期以膜内化骨为主,有明显的新骨形成,并与周围骨组织连接良好;阳性对照组可见新生骨,与周围骨组织连接欠佳;阴性对照组骨缺损区中央尚未被骨小梁充满。经组织学测定,术后2,4,8,12周实验组成骨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P < 0.01)。 结论:胎盘组织液-同种异体冻干骨复合材料能够积极地促进颌骨缺损的修复并有效缩短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非血缘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 方法:2004-09/2008-11海口市人民医院采用环孢素A等五联用药预防非血缘及血缘HLA配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例。供受者HLA相合情况:非血缘供者7例,单倍型移植3例,人类白细胞抗原1个位点不合同胞供者3例。具体预处理方案为移植前7 d开始,环孢素A 5~10 mg/(kg•d),12 h静滴1次,2次/d,无呕吐后改为口服维持;移植前7 d开始,麦考酚酸酯1次/d;移植前5 d~移植前2 d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d);移植前2 d~移植后10 d予白细胞介素11,1.5 mg/d皮下注射;移植后1 d予甲氨蝶呤15 mg/m2,移植后3,6,11 d各予甲氨蝶呤10 mg/m2静脉滴注。临床若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3~6个月逐渐减量至停药,单倍型移植者适当延长。移植前3 d,供者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于用药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分别于当天由锁骨下静脉输入患者体内,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7.82~9.11)×108/kg,CD34+细胞数为(2.9~7.7) ×106/kg。 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46%(6/1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8%(1/13)。随访至2009-04,除1例患者尚未能到公共场所外,余12例目前均正常生活或工作。 结论: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背景: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导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口服耐受是研究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模式。 目的:探讨骨髓移植前供鼠经口服受鼠脾淋巴细胞诱导耐受是否能增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受鼠对供者移植物的免疫耐受,从而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并与目前常用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抑制药物比较作用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12在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供鼠为雄性纯种近交系小鼠C57BL/6J(H-2b),受鼠为雌性纯种近交系小鼠BALB/c(H-2d)。 方法: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小鼠共分5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①口服耐受组:移植前口服受鼠脾淋巴细胞相当于10 μg蛋白,隔天1次,共3次。②雷帕霉素组:1.5 mg/(kg•d)灌胃,从移植后第1天(+1 d)开始用药。③环孢素A+甲氨蝶呤组:环孢素A 1.5 mg/(kg•d)腹腔注射,从移植后+1 d开始用药,当小鼠的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改为环孢素A 5 mg/(kg•d)灌胃,甲氨蝶呤0.4 mg/(kg•d)腹腔注射,移植后+1,+3,+6,+11 d用药。④空白对照组:移植后未用药。⑤辐照不移植组:照射后未予骨髓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出现情况及免疫耐受指标差异。 结果:移植后小鼠出现典型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空白对照组小鼠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14~18天,死亡率接近100%。口服耐受组、雷帕霉素组和环孢素A+甲氨蝶呤组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 < 0.05);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理表现减轻,口服耐受组病理变化少于其他各组;流式细胞仪监测CD4+/CD8+比值增加,CD4+CD25+细胞增加,口服耐受组增加明显;ELISA检测移植物抗宿主病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减低,且口服耐受组明显减轻。MTT结果显示,口服耐受组免疫耐受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降低。 结论:口服耐受可以显著抑制体外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增强小鼠对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延长平均生存时间;与目前常用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抑制药物比较,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修复临床效果。方法:口腔粘膜缺损应用口腔修复膜修复2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外形、弹性等功能。结果:口腔粘膜缺损24例应用口腔修复膜术后均成活,区域包括颊、舌、口底、腭、上唇粘膜、上下颌牙龈。均顺利愈合无脱落,口底区修复膜因收缩发生轻度舌粘连2例,腭部小面积洞穿2例。结论:口腔修复膜是修复口腔内不同部位粘膜缺损的好材料。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修复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明显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同种异体移植材料病毒灭活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体组织移植是目前骨科临床上修复骨或软组织缺损、治疗骨折骨不连、重建肌腱韧带常用的方法.同种异体组织材料是以捐献的供体组织为原料经处理、加工或组成的产品.异体组织材料的临床应用首要问题是安全和有效.异体组织材料的有效性目前已经得到公认.异体骨移植能够替代自体骨进行骨移植,最终被受体骨爬行替代,实现骨的愈合;异体肌腱移植可以重建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及四肢肌腱;异体半月板移植可以起到自体半月板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安全性方面主要是疾病的传播,有研究证实,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存在于HIV感染者的骨组织中,并能够通过骨移植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