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76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3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21篇
  2篇
中国医学   29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元气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延髓麻痹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及俄锥体束的运动系统疾病。根据病变影响范围临床上分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原发性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常合并延髓麻痹,表现为进行性发音困难,咀嚼无力,进食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本研究应用元气汤治疗该症34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朱旭菁  冯洁惠 《全科护理》2016,(15):1616-1618
正多脏器功能衰竭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2个或2个以上系统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MODS是重症监护室(ICU)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外科治疗冠心病采用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通过血运重建,从而恢复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肺部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延髓性麻痹常继发于脑血管病,常表现为进食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膜片钳记录研究的成年大鼠延髓薄片制备方法。方法:用改制的注射器将延髓和上颈髓段从离断的椎管中直接吹出;采用水平切的方式制备延髓薄片;记录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活动。结果:分离得到的延髓和上颈髓标本光滑完整;水平切的延髓薄片较好地保持了Vc的形态学结构和神经元活性,可较好地记录到Vc神经元自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和诱发的双脉冲抑制活动。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取材快速,延髓薄片外形完整且能保持神经元活性,适用于成年大鼠Vc的膜片钳研究。  相似文献   
64.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于1895年由Wallenberg首先报道,并经病理解剖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血栓形成所致。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发展,人们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解剖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PICA并非是引起该综合征的唯一病因。本文将近10年研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为急性起病的偏瘫、四肢瘫,延髓麻痹、深感觉障碍、伴或不伴面舌瘫,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预后较差,影像学表现为DWI序列上可见双侧延髓内侧高信号,类似"心型"或"Y型"。结论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少见,易误诊,应尽早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多靶点综合治疗脑梗死后延髓性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4-03—2016-04收治的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组、中药组、康复加中药组,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0d参照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进行评分测定。结果治疗后各组吞咽障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康复组,康复加中药组疗效均优于其余3组。结论多靶点综合治疗脑梗死后延髓性麻痹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脑干包括桥脑、中脑、延髓。在狭小的空间内包含了十对颅神经核团、神经传导束、网状系统等结构,延髓更是呼吸、心跳中枢所在,密集的结构导致脑干对损伤的耐受性很差,手术危险性大。存在肿瘤的情况下,脑干结构受肿瘤挤压移位、变形,变得更加脆弱、难以辨别。因此,脑干曾被视作"手术禁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化浊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PB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风后PB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通督针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的变化,吞咽功能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构音功能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情况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情况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构音功能改良Frenchay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构音功能改良Frenchay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化浊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后PBP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和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表现将患者分为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临床症状、检验、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纳入的43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中,磁共振DWI阳性患者34例,阴性患者9例(20.9%)。2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既往卒中史、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1A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出现率、卒中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DWI阴性组入院时舒张压及HCY水平低于DWI阳性组,DWI阴性组从发病到行DWI检查用时短于DWI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DWI阳性患者,DWI阴性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在入院时舒张压及血HCY水平更低,发病至行DWI检查用时更短。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周。在第3周,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36mg/(kg·d)、20g/(kg·d)、10g/(kg·d)灌胃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粘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i-No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中i-Nos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周后,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和百优解组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与百优解组比较,除外大剂量组延髓中i-No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降低延髓、脊髓及胃黏膜中i-Nos的表达,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i-Nos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