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5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433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46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155篇
综合类   3051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384篇
  28篇
中国医学   1017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922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目的对比带粗隆柄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自2004年2月~2006年2月所实施的43例带大粗隆柄关节置换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内实施DHS内固定治疗的70岁以上患者68例(不包括EvansⅠ、Ⅱ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关节置换对于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女13例,男1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4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位线差,其中Garden分型为Ⅲ型10例,Ⅳ型14例,全部应用后路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min,手术切口平均长8.0cm,平均输血300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11.0±3.8)分升至术后平均(24.3±4.5)分(P<0.01)。本组优17例,良4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路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可获得与常规后路相同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73.
小切口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6年1月应用闭合复位、小切口DHS固定治疗3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72~92岁,平均81.5岁.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先将1~2枚克氏针经皮通过大转子打入股骨头上部.另将1枚导针按135°颈干角打入股骨头中央,在导针下做一长约4~5.5 cm纵切口,经导针拧入粗拉力螺纹钉.拔出导针将带套管接骨板沿肌层下插入,并将接骨板的套管套入螺纹钉的尾端.[结果]手术时间40~75 min,平均60 min.术中平均出血55 ml.术后与术前血红蛋白值比较无明显变化.37例均获11~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轻度髋内翻2例,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及旋转畸形.按董纪元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4.6%.[结论]小切口DHS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的特点,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人工髋、膝关节更新的一种关节置换术,一般分为非限制型及半限制型两种,亦称非连接型及连接型两种。由于全限制型的人工肘关节有极高的松动率,现已少用。非限制型人工肘关节可分单纯表面置换及有柄表面置换两种,前者翻修率很高,后者有所改进,但仍有关节不稳定及尺神经损伤等问题,所以目前大多使用半限制型假体,  相似文献   
75.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和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近关节骨折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1997年1月~2004年2月,在36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股骨近关节骨折患者中,对5例失败和6例功能障碍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疗效评定标准,满意25例,较满意(不同程度功能障碍)6例,失败5例。5例失败病例中,髋内翻畸形2例,钉子穿出股骨头颈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髋膝功能障碍6例,主要原因是骨折不稳定,骨骼质量差,钉位欠佳和复位不满意。结论掌握手术技巧,规范操作程序,熟悉器材力学原理及使用要领,重视术后康复训练是防止失败及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6.
指屈肌腱滑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2.3筋膜移植重建滑车术 2.3.1Cleveland术式 1933年由Cleveland最先报告:一名妇女右手中指在感染扩创之后屈伸运动障碍,移植中指浅屈肌腱修复深屈肌腱,同时又移植阔筋膜,折叠成条状,光面朝向移植肌腱重建A2和A4滑车,两端缝合固定于指骨两侧的骨膜及瘢痕组织。术后手指主动背伸、被动掌屈功能练习。  相似文献   
77.
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笔者对我院31例切口脂肪液化作一总结:男13例,女18例;胸部手术5例,腰部手术16例,下肢手术10例(2例为半髋置换术后)。  相似文献   
78.
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我院23例屈肌腱损伤的病例进行晚期修复,取得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3~58岁。屈肌腱损伤左手7例,右手16例。拇指1例,食指14例,中指3例,环指3例,小指2例。开放性损伤21例,闭合性损伤2例。损伤部位:手掌中部至手指  相似文献   
79.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1999年3月1日~2003年3月6日我院对临床上常遇到的骨盆出口相对狭窄,如坐骨结节间径<8cm,但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骶尾关节活动度好;骶骨弓角度<90°,但>80°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应用屈大腿抬臀法,经观察证实对自然分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0.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仑  吕波  刘仲前 《中国骨伤》2006,19(6):348-350
目的:研究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36.5岁。骨盆骨折分型:C1型8例,C2型3例,C3型2例。髋臼“T”形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9例,双柱骨折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股骨髁上牵引,术中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必要时附加患髋后外侧切口,术中采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4个月。髋臼骨折复位后残存移位:0~1mm9例,2~3mm2例,4~5mm2例,无>5mm者。髂骨骨折复位后各向残存移位:0~1mm9例,2~5mm3例,>5mm1例。3例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其感觉、运动功能全部获得恢复。1例继发性坐骨神经损伤,术后6个月恢复。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坏死、髋臼及股骨头软骨坏死、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5例,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影响功能。疗效综合评定:优8例,良1例,可2例,差2例。结论: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其解剖结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