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1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438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69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科学   488篇
综合类   775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6篇
  7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实时超声导航下旋切乳房肿块的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ammotome系统在超声实时监控导航下对29例乳房良性肿块完整切除,疗效显著。手术配合;①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②妥善可靠的检查Mammotome系统的各部件的性能及配套管的连接。熟练高频彩超导航下的操作步骤。③术中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及真空抽吸血量;适当交流以减轻患者的紧张与不安。④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并适量制动,做好仪器的清洗和保养。  相似文献   
12.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使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脊柱内固定。方法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对16例患者置入70根椎弓根(侧块)螺钉。通过术后X线摄片核实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置入的70根椎弓根(侧块)螺钉长度和直径选择合适,其中68根(97·1%)固定位置及方向准确;早期曾有1根穿出至椎体前方(<1mm),未作处理;1根穿出至椎间盘,经翻修后固定情况良好。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症状。结论使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前瞻性地判断置入椎弓根(侧块)钉的大小、位置,实时监测置入过程,提高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中脊柱影像三维重建及注册配准对神经导航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神经导航、内窥镜辅助下垂体腺瘤的经单鼻孔经蝶手术治疗。方法对6例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体腺瘤的病人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定位,将影像资料输入导航工作站,作术前手术计划。采用零度及45度镜经单鼻腔,在导航的动态指引下确认鞍底,于内窥镜下实施瘤实质切除。结果本组5例完全切除,1例因为瘤实质较韧而作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的视力均得到了改善。导航预期误差1.48mm,实际误差1.8mm。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的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定位准确,内窥镜下操作对鼻腔的解剖结构影响小、组织损伤轻,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神经导航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胶质瘤手术切除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 ,仅凭手术医生的经验决定切除范围 ,不但难以全切病灶 ,肿瘤复发率较高 ;且易损伤正常脑组织 ,造成手术并发症。由于在MRI图像上 ,胶质瘤与周边脑组织存在界限。这种特点为神经导航辅助胶质瘤手术提供了可能。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 :1997年 9月~ 2 0 0 1年9月 ,我们通过神经导航行胶质瘤手术80例 ,男性 48例 ,女性 32例 ;平均年龄40岁。病灶位于大脑半球 70例 ,深部(丘脑、基底节、侧脑室、胼胝体 ) 9例 ,脑干 1例 ;低级别 (WHOⅠ、Ⅱ级 ) 6 2例 ,高级别 (WHOⅢ、…  相似文献   
16.
宋宇  李新菊  王博  徐启武  李士启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805-1805,1807
目的:探讨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方法:使用显微镜结合CT、MRI及神经导航系统行经鼻蝶手术。结果:68例病人无一人死亡,其中尿崩为7%左右,且为一过性,复发2例。结论:熟知局部解剖,利用CT、MRI及导航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技巧,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经蝶垂体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重视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领域中的一员,这次有幸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邀请进行“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专刊的组稿。除背景资料的文献回顾外,本期将介绍内地与香港在该领域中的初步临床经验体会和成果,与读者分享。随着计算机及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尤其在创伤骨科,医生可借助术前或术中所获得的影像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使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将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本期专刊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的适应证。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对下列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患者,经术前MRI薄层扫描(2 mm/层)或加行fMRI检查,将影像数据输入BrainLab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和术前计划,标记病灶及其临近重要功能区.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术后进行临床学和影像学评价.结果:18例病灶获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增偏瘫,其余21例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神经导航能有效指导手术入路,对术前计划和显微手术的术中引导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2~12月,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共行134枚椎弓根螺钉固定,51枚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58枚交锁髓内钉远端交锁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导航下完成手术,术中明显减少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微创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导航在长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述透视导航技术在长骨干(股骨和胫骨)骨折,特别是在术中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探索在导航条件下术中应用髓内钉图像库开展远端交锁固定的可行性。此外,医用机器人的开发旨在被进一步用来改善手术程序的精确性。方法导航手术下,55例行股骨远端交锁钉固定和36例行胫骨远端交锁钉固定。其中13例术中应用图像库开展远端交锁固定。结果远端交锁固定成功率为97%。结论透视导航在长骨干骨折术中,使远端髓内交锁钉固定成功率增高。图像库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和手术人员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