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65篇
  免费   3028篇
  国内免费   2984篇
耳鼻咽喉   318篇
儿科学   403篇
妇产科学   254篇
基础医学   3478篇
口腔科学   3292篇
临床医学   12093篇
内科学   2582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2032篇
特种医学   37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6931篇
综合类   20513篇
预防医学   3809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7289篇
  134篇
中国医学   8848篇
肿瘤学   799篇
  2024年   542篇
  2023年   1657篇
  2022年   1568篇
  2021年   2101篇
  2020年   2162篇
  2019年   2134篇
  2018年   1045篇
  2017年   1669篇
  2016年   1907篇
  2015年   2398篇
  2014年   3935篇
  2013年   4004篇
  2012年   4995篇
  2011年   5480篇
  2010年   4998篇
  2009年   4918篇
  2008年   5673篇
  2007年   5125篇
  2006年   4778篇
  2005年   5045篇
  2004年   3675篇
  2003年   3118篇
  2002年   2378篇
  2001年   2075篇
  2000年   1671篇
  1999年   1363篇
  1998年   1141篇
  1997年   1012篇
  1996年   938篇
  1995年   823篇
  1994年   672篇
  1993年   401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89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目的观察循经艾灸预防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乳腺外科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手术侧上肢循经艾灸。于术前1 d、术后第14天和术后1个月,测量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循经艾灸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主、被动最大张口度(AMMO、PMMO)与颞下颌关节强直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8只健康雄性绵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只。实验组绵羊双侧颞下颌关节模拟髁突矢状骨折,其中左侧翼外肌被切断以阻断其功能;对照组绵羊未进行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2、24周对所有绵羊体重、AMMO、PMMO、颞下颌关节形态学特点进行测量评估。结果 实验组只有右侧保留翼外肌功能的颞下颌关节发生了骨强直。术后12、24周,实验组绵羊AMMO、PMMO、极限距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实验组绵羊AMMO和PMMO与骨融合区宽度、长度、面积及钙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 < 0.05),其中骨融合区面积为主要影响因素(术后12、24周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95)。结论 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中阻断翼外肌功能可阻止骨强直的发生;对于早期髁突矢状骨折,可通过牙合垫或牙合板进行张口训练,进而阻断翼外肌功能。当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强直时,骨融合区面积越大,张口受限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分别运用开放性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患者均实施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腰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获得解决,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Gissane角,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60±19)m L比(206±41)m L],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比13.3%(4/30);26.7%(8/30)比100.0%(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治疗前[(27±5)比(14±4)、(116±19)比(88±11);(26±6)比(14±4)、(115±21)比(8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AOFAS后足评分均高于治疗前[(80±12)分比(51±9)分、(90±16)分比(58±12)分;(71±10)分比(51±10)分、(84±13)分比(60±11)分],VAS评分低于治疗前[(1.8±0.5)分比(7.4±1.5)分,(2.0±0.6)分比(7.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获得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接近的疗效,且对患者创伤小,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距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76例胎方位异常分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同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自由卧位,行常规处理,不给予间苯三酚。结果观察组患者活跃期、第一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宫颈水肿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可有效纠正胎方位异常,提高阴道分娩率,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1、在选定论文题目时,务请充分检索相关文献,以避免文章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献过度重复(要求不超过40%)。撰稿前务必上网认真阅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投稿要求(刊登在本刊每年第1期、第13期),严格按要求的项目和规范格式撰写。本刊欢迎选题新颖、内容实用、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文字精炼的论著类文章。不采用内容一般、缺少新意、书写格式不规范、数据不准确、文章整理粗错、文字表达较差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