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132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339篇
预防医学   25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70篇
  5篇
中国医学   1152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的无菌炎症急性或慢性疾病[1],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组织、器官,从而出现各种疼痛及其他症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痛风被逐渐定义为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代谢-免疫-炎症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导致疾病发生发展[2].本病临床上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男性更易患病,发病率为0.28%-0.37%[3].有报道显示,全球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0.1%[4].  相似文献   
102.
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排便不尽、粪质干硬、腹痛等[1].研究显示,我国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占总患病率的8.2%,并与年龄呈正相关[2-3].本病至今未发现确切的病因,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疾病.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观念已经从使用泻药及手术治疗等逐渐转向改善机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菌群成为了新的关注点.研究表明,便秘的发病机制与水通道蛋白[4]、肠神经系统病变[5]、Cajal间质细胞功能异常以及肠神经递质[6-7]等物质密切相关.故本文从肠道菌群方面对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的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病因[1].据美国癌症协会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8%,与以往相比,其病死率的增长速度在男女患者中均有下降趋势.目前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仍以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等治疗手段为主,但常规化疗药物对人体有毒副作用,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随着病程进展常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积血,严重者甚至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和高血糖的严重程度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DR的早期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在临床上要对DR从形态和功能改变方面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并尽可能在早期采取最佳的治疗措施,以有效防止其发生发展。中医利用先进的诊疗仪器,运用辨病与辨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临床思维,在DR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5.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的炎性反应.该病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液体复苏、疼痛管理、抗生素、营养支持、内镜及手术治疗等方法[1].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取得比单用西医治疗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效果良好,不仅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现就近5年中医药对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和早饱感,可兼见上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及嗳气,并且排除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1]。西医认为FD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增多,胃、十二指肠对扩张、酸、其他腔内刺激的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等因素相关[1]。  相似文献   
10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特点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伴有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的改变[1].临床上将IBS根据罗马Ⅲ标准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4种亚型,其中又以IBS-D最为常见.目前尚未完全阐明IBS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影响IBS发病的因素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肠黏膜屏障异常、免疫与感染、脑-肠轴失调、、精神社会心理因素与遗传因素等[2].根据IBS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于"泄泻""便秘""腹痛"范畴[3].关于脾虚湿盛型IBS的症状,在各种经典中也可找到相应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风盛则动……湿盛则濡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类经·卷三十》记载了肝脾与泄泻的关系:"木强则侮土,故善泻也";《医宗必读》中亦有论述脾虚生湿导致的泄泻:"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脾虚湿盛型IBS作为临床上胃肠疾病方面常见的证型之一,其诊断与治法的归纳对于日后的治疗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近年来脾虚湿盛型IBS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8.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超声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以反映我国超声医学进展,并促进国内外超声医学学术交流为宗旨。自1992年创刊以来,历经十几年的努力,已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文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期刊网等作为核心期刊收录。  相似文献   
109.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占全文的主要篇幅。如果说引言是提出问题,正文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写作的成败和学术、技术水平的高低。正文的论述方式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有关各方面作综合性的论述;另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按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阶段,再对各个阶段的成果依次进行论述。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不同.以及学科的不同,对正文的写作和编排不能作出统一的规定,但一般的正文部分都应包括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和讨论这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10.
可大致分为以下3种类型(或写法)。 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著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