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090篇
  免费   14130篇
  国内免费   7153篇
耳鼻咽喉   1281篇
儿科学   2611篇
妇产科学   2311篇
基础医学   12042篇
口腔科学   3068篇
临床医学   50595篇
内科学   20953篇
皮肤病学   2937篇
神经病学   5219篇
特种医学   81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13995篇
综合类   123120篇
预防医学   59633篇
眼科学   2636篇
药学   68444篇
  406篇
中国医学   24728篇
肿瘤学   6083篇
  2024年   1844篇
  2023年   5928篇
  2022年   5396篇
  2021年   6662篇
  2020年   6602篇
  2019年   6512篇
  2018年   3703篇
  2017年   6402篇
  2016年   7578篇
  2015年   9467篇
  2014年   18807篇
  2013年   19596篇
  2012年   23323篇
  2011年   24661篇
  2010年   23098篇
  2009年   22387篇
  2008年   30980篇
  2007年   23976篇
  2006年   21740篇
  2005年   25906篇
  2004年   15967篇
  2003年   18704篇
  2002年   19344篇
  2001年   10310篇
  2000年   7391篇
  1999年   6280篇
  1998年   5864篇
  1997年   6331篇
  1996年   5980篇
  1995年   5525篇
  1994年   4450篇
  1993年   2118篇
  1992年   1419篇
  1991年   1146篇
  1990年   1122篇
  1989年   1018篇
  1988年   272篇
  1987年   248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银屑Ⅰ号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并与银屑病相关靶点进行映射,拓扑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探讨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及文献检索挖掘出银屑Ⅰ号药物所对应的成分,通过中药成分靶点(HIT)数据库及Swiss靶点预测数据库检索出成分对应的靶点。在疾病靶点数据库(TTD),Drugbank(DBD)数据库及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银屑病对应的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核心网络,应用ClueGo对靶点进行GO-BP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中共42个相关靶点及59个相应化合物,共得出12条主要信号通路,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及皮质类固醇反应信号通路在网络中具有串话作用。结论银屑Ⅰ号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靶点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改善银屑病炎性浸润、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及异常新生血管生成等病理因素,从而发挥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国内发表的健脾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从临床综合疗效、胃排空时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962名患者,结果显示健脾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总有效率:OR=4.46,Z=7.38,95%CI:(3.04,6.53),P<0.000 01;缩短胃排空时间:Z=3.18,MD=-31.04,95%CI:(-50.17,-11.91),P=0.001;减少复发率:Z=4.41,OR=0.18,95%CI:(0.09,0.39),P<0.000 1。结论: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增加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比运用促胃动力剂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分析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于2019年5月就诊,并经采集外周血DNA进行医学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靶向二代测序和一代验证,1个确诊为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0岁,与其同卵双胎哥哥均有相同的体征,深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肌肉可疑萎缩。先证者3个兄姐先后于1岁多夭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先证者及同卵双胎哥哥POLG基因均存在G.2558A(p.R853Q)、c.2890T(p.R964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母亲。结论 POLG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线粒体病家系成员有不同的表型;POLG相关疾病,即使同种基因变异,其临床异质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47.
48.
49.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而且需要调整血糖以获得控制,可以注意一下2014年12月2日《内科学年鉴》中建议的内容,中年时患有糖尿病似乎思维衰老会以一个更快速的比率出现在老年时期。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5,000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患儿61例,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规范处置58例,规范处置率95.08%。一般反应(全身反应13例,局部反应43例)56例,发生率为91.80%,住院率21.43%,治愈率100.00%;异常反应2例,发生率为3.28%,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偶合症3例,发生率为4.92%,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均为0例。在接种时间安排上AEFI发生率50.82%。结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尽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