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目的 介绍应用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 996年至 2 0 0 1年 ,共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1 5例。皮瓣设计在大鱼际区 ,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 ,旋转点在指间关节以近。皮瓣面积最小为 1 5cm× 3 0cm ,最大为 3 0cm× 3 .5cm。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半年到 1年 ,指腹外观 ,皮肤弹性、色泽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为 8~ 1 0mm。结论 拇指桡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血供可靠 ,是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以拇指背动脉为蒂的大鱼际桡背侧逆行皮瓣修复拇指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 以桡动脉深支分出的拇指背动脉及第一掌指关节构成的动脉网为基础设计皮瓣,蒂部不超过拇指掌指关节,逆行翻转修复拇指掌侧及背侧缺损19例.结果 临床19例皮瓣均成活良好;其中2例术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出现水泡,拆除部分缝合线后血运恢复.随访至3个月时所有皮瓣血运良好,患者均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且拿捏功能较好;6个月时拇指关节功能优7例,良10例;1年时,8例感觉恢复达S1,3例感觉恢复达S2.结论 大鱼际桡背侧逆行皮瓣用于修复拇指部分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有利于肌腱、骨骼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正正中神经返支损伤将引起大鱼际肌群萎缩,导致拇对掌功能丧失。目前对返支损伤功能重建的研究多集中在以肌腱转位为主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以带血管神经蒂的小肌肉移植及运动神经移位修复大鱼际肌支损伤为主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外科治疗方法对正中神经返支损伤大鱼际肌功能的重建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示  相似文献   
74.
大鱼际桡侧缘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大鱼际桡侧缘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末节桡侧缘及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01年12月~2004年11月,我们根据拇指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在大鱼际桡侧缘侧中线设计应用大鱼际桡侧缘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末节桡侧缘及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共13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2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等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大鱼际桡侧缘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治疗、护理较为容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是手外科修复拇指缺损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搓出健康来     
孙清廉 《长寿》2015,(3):35
经常搓手、搓脸是最方便、最经济、随时随地都可做的一种保健运动方法,只要你的双手没在干活,不管是坐着、站着、躺着都可进行。搓手、搓脸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疏通经络气血,还能防治很多疾病,只要持之以恒,每天做,就十分有益。提神健脑先互搓双手使之发热,用手搓脸并捋捋头项部(双手掌放在  相似文献   
76.
游离大鱼际穿支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大鱼际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3例指腹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大鱼际皮瓣修复.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构成的血管网为血管蒂重建供血,以正中神经掌皮支或桡神经浅支重建皮瓣感觉.皮瓣切取面积为4.7 cm× 3.0 cm~ 2.0 cm× 2.0 cm.结果 术后2例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经对症处理后存活;余11例皮瓣顺利存活.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 12个月,平均4个月.仅1例皮瓣略显臃肿,经再次整形后臃肿消失;其余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感觉恢复至S3~S4.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构成的血管网为血管蒂的大鱼际皮瓣,其血管解剖表浅、皮肤穿支丰富、感觉重建满意,是修复指腹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应用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探讨微型游离皮瓣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科新开展的应用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10例,针对该类病人对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术方法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心理辅导及精心护理。结果:全部病人均很好地配合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围手期的精心护理是确保皮瓣游离移植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8.
吻合血管的大鱼际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大鱼际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吻合血管的大鱼际皮瓣移植修复指腹、指背及指侧方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大小为1.5cm×3.0cm~3.0cm×6.0cm。皮瓣的桡动脉掌浅支、静脉及神经分别与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静脉及指掌侧固有神经吻合。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2个月,术后皮瓣外形及手指功能恢复比较满意,两点辨别觉为5~9mm。结论大鱼际皮瓣血管蒂的长度、口径适合显微外科的吻合要求,可用于游离移植,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1)肱二头肌迟发性疼痛对大鱼际压痛痛阈的影响 肩关节疼痛时,以运动性肩前部疼痛居多,针刺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取得疗效,推测肩前部疼痛与鱼际有关。人为造成肱二头肌迟发性疼痛,观察鱼际穴以及拇指球肌痛阈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1992年以来我们共收治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大鱼际肌瘫痪 12例 ,均并同侧肩关节肌、肘关节肌或手部其他肌肉瘫痪 ,年龄 5~ 12a。男 9例 ,女 3例。术前检查 12例大鱼际肌肌力均在 0~ 1级 ,对掌功能丧失。一、手术方法  12例采用中指屈指浅肌移位 2例 ,环指屈指浅肌移位 9例 ,小指屈指浅肌移位 1例。 12例同时进行肩关节功能位融合 ,屈肘功能重建 ,伸腕、伸指功能重建 ,桡腕关节功能位融合。二、手术要点 选择良好的动力肌腱。选择的肌肉必须有足够力量和滑动范围 ;建立有效的滑车装置 ,使肌腱走行与外展拇短肌方向一致 ,若尺侧屈腕肌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