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77篇
  免费   2919篇
  国内免费   6963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852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6325篇
口腔科学   1481篇
临床医学   11769篇
内科学   4239篇
皮肤病学   253篇
神经病学   3056篇
特种医学   1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4850篇
综合类   12517篇
预防医学   1368篇
眼科学   1056篇
药学   2848篇
  42篇
中国医学   1495篇
肿瘤学   2445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1141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1121篇
  2020年   1090篇
  2019年   1098篇
  2018年   654篇
  2017年   1064篇
  2016年   1556篇
  2015年   1919篇
  2014年   2701篇
  2013年   3262篇
  2012年   4153篇
  2011年   5489篇
  2010年   4236篇
  2009年   4310篇
  2008年   3941篇
  2007年   3647篇
  2006年   3323篇
  2005年   2874篇
  2004年   2330篇
  2003年   1686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输注干细胞抗衰老,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衰老治疗手段。1998年,美国《科学》杂志将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列在十大科学进展的首位。干细胞抗衰老是再生医学中最核心的医疗技术,它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补充种子细胞替代衰老细胞。1干细胞移植的现状生命是一个由发育、成熟,然后逐渐走向衰老的过程,衰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运用无血清成球培养法从人胰腺癌细胞系L3.6pl中分离/富集肿瘤干细胞,并对其"干性"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与低黏附细胞培养板诱导胰腺癌L3.6pl细胞产生肿瘤细胞球。收集悬浮细胞球形成细胞,采用磁性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技术纯化胰腺癌L3.6pl细胞株中的CD24+CD44+ESA+细胞,继续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的球体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L3.6pl来源的干细胞中自我更新及上皮细胞间质化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癌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的表达,并检测干细胞的细胞分化潜能。通过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评估其致瘤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原癌基因c-Met和RON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胰腺肿瘤干细胞对吉西他滨或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 CD24+CD44+ESA+细胞具有明显致瘤性,且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能形成细胞球体,存在干细胞所具有的自我更新、EMT和耐药性等能力,并与c-Met、RON的蛋白表达成正相关。结论成功分离获得胰腺癌干细胞,人胰腺癌L3.6pl来源的CD24+CD44+ESA+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为将来研究胰腺癌个性化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94.
<正>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仍是临床一大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探索用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但都存在伦理学或取材难等问题。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开始对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进行研究。ADSCs的分离方法由Zuk等[2]于2001年首次提  相似文献   
995.
Nodal作为转化生长因子母(TGF-13)家族重要成员在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和诱导胚胎组织形成完整体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发现Nodal信号在人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进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其还参与包括前列腺癌、睾丸癌、黑色素瘤、卵巢癌、肝癌、胰腺癌等肿瘤的发生机制,但是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探索Nodal信号在人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对于更加深入了解人类胚胎发育学及为肿瘤发生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miR-30d拮抗剂(antagomir-30d)正性调控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分化作用并确认转染的最佳浓度。方法:BMSCs培养并分组,分为不同浓度的antagomir-30d(antagomir-30d组)、阴性对照(NC组)和未做转染的BMSCs(空白组);将不同浓度的antagomir-30d及其NC转染至BMSCs后进行成骨诱导。通过RT-PCR技术进行比较,测定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的表达情况,并确定最佳转染浓度及其转染效率。通过ALP染色验证antagomir-30d对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结果:RT-PCR结果表明,antagomir-30d体外可以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不同浓度antagomir-30d组的成骨基因表达量随浓度变化而改变,当antagomir-30d转染浓度为150 nmol/L时,ALP、OC、RUNX2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NC组(P<0.05)。Antagomir-30d的转染最佳浓度为150 nmol/L,此时ALP染色结果显示其活性最高,成骨分化作用好。结论:Antagomir-30d体外正性调控BMSCs的成骨分化,其转染至BMSCs的最佳浓度为150 nmol/L。  相似文献   
997.
俞莹 《当代医学》2013,(17):131-132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入仓时和移植极期即开始口腔护理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方法选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仓及移植极期开始进行口腔护理,每天进行口腔评分。结果试验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口腔评估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722和1.173)。结论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中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入仓时即开始进行口腔护理比在患者移植极期才开始进行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8.
脊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多潜能的干细胞,它被移植入脑缺血灶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成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从而发挥着替代受损的神经组织的功能。脑缺血是一种发病急且后果比较严重的疾病,探索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是从恒牙牙髓组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成纤维状细胞。与其他干细胞相比,它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更强。同时,DPSC可以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在刺激血管形成和受损神经再生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一些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潜力。近年来,DPSC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文章重点围绕周围神经的再生机制、DPSC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周围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DPSC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儿童中比较罕见,和成人CML相比在生物学和临床表现方面均有差异。儿童CML的特征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和巨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等在儿童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儿童慢性期CML治疗的一线选择。本文将儿童与成人CML的临床特点、儿童CML治疗进展及未来面临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