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323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2,2'-二硫代二乙醇为引发剂,经开环聚合法合成聚ε-己内酯二元醇,该大分子二元醇再与1,6-己二异氰酸酯加成聚合得到聚酯型聚氨酯,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聚氨酯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然后,利用生物模板法制备出蜂窝状聚氨酯支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基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测量方法和万能材料试验机表征支架形貌、孔隙率和压缩性质;最后,通过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与支架共培养法评价支架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合成聚氨酯分子结构得到验证,呈半结晶性特点;所得聚氨酯支架呈现典型的蜂窝状孔结构,孔径范围为100 ~ 140 μm,孔隙率为77.2%±4.1%,压缩模量为299.02 kPa;肌动蛋白染色和死活细胞染色结果说明该蜂窝状聚氨酯支架能支持MC3T3-E1细胞黏附、生长和增殖,细胞形态良好.该蜂窝状聚氨酯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介绍使用多孔筛状房间隔封堵器(amplatzer cribriform occluder,ACO)封堵多孔型房间隔缺损(multi-fenestrated ASD,mf ASD)的经验,并评估其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使用ACO经导管介入封堵mf ASD的5例患儿,并介绍手术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3例mf ASD(Ⅱ)患儿2处缺损距离分别为5 mm、7.4 mm和3.8 mm,选择25 mm ACO进行封堵。1例ASD(Ⅱ)4.5 mm、2.0 mm(位置略偏前),选择18 mm ACO。1例房间隔瘤形成,瘤底8.5 mm,瘤高12.2 mm,ASD 2处,一处位于中央8 mm×8 mm,另一处位于房间隔瘤下方,大小为2.5 mm,两处缺损相距5.2 mm,选择25 mm ACO。术中及术后超声心动图均显示无残余分流,术后第2天及1、3个月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尚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ACO应用于封堵mf ASD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封堵效率较高,是患儿mf ASD封堵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天然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与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义眼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2眼进行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术中用带线或不带线义眼座与四条直肌和斜肌交叉缝合,有巩膜组织用不带线义眼座巩膜包裹开窗,放入深部肌锥内。术后1个月配戴PMMA义眼片,验配定模,或半年后打孔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436个月,31例手术后无义眼台暴露脱出,无感染,无移位。仅2例术后3 d结膜裂开,经重新缝合后再次裂开,未行处理,自行愈合。结论:Ⅰ期植入天然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无排斥反应,简单,有效,并发症少,更加安全。配合聚甲基丙烯酸酯义眼片安装活动度好,反应轻,美观舒适。  相似文献   
994.
背景:单纯髓芯减压并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软骨下骨支撑不够,增加了骨折及塌陷的风险。钽棒的置入不仅可以提供很好的生物学支撑,也会增加坏死区域的再血管化,从而达到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作用。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植骨、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br〉 方法:纳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治疗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例28髋,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治疗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5例29髋。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6个月,髓芯减压并植骨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4.93分;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6.8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有治疗前显著提高,髓芯减压并植骨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P <0.05)。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总的治疗优良率为83%,优于髓芯减压并植骨组的75%。治疗后24个月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X射线评分显著高于髓芯减压并植骨组(P<0.05)。提示与髓芯减压并植骨相比,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股骨头塌陷,改善关节功能及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联合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Medpor)植入治疗内壁合并下壁眼眶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内壁合并下壁眼眶骨折行钛网联合Medpor植入的手术效果,术前眼球内陷≥3 mm者10例,内陷2~3 mm者2例,复视5例,眼球明显下移2例,术中均经下睑缘下皮肤切口,下壁骨折区行钛网植入,内壁骨折区及眼球内陷重的行Medpor植入矫正.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眼球内陷均矫正至2 mm以内,复视完全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2例眼球下移均消失,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无感染、植入物脱出或排斥、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钛网联合Medpor植入治疗内壁合并下壁眼眶骨折安全有效,同时采用了两种植入物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6.
徐利超  许静 《河北医药》2011,33(22):3443-3444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插管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马来酸酐(MA),又名顺丁烯二酸酐(顺酐)或失水苹果酸酐,是一种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体,溶于水、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MA的粉尘和蒸气均易燃易爆,且具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可伴有腹痛。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有明显刺激作用,并引起灼伤。MA是一种常用  相似文献   
998.
多孔材料因其特异的结构性质,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材料组装、生物化学、分子识别、化学传感及色谱载体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多孔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以磷酸钙双相陶瓷为材料,采用3种成型方法制备多孔生物陶瓷支架,比较不同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多孔陶瓷的孔结构,为骨组织工程提供适合的支架材料.方法 本实验用不同配比的H2O和SiO2溶胶配制浆料,以添加致孔剂法、冷冻干燥法及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陶瓷坯体,经高温烧结得到多孔双相陶瓷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陶瓷块的孔结构、孔径及孔的连通性.同时,检测了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及力学强度,从而评价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结果 本研究采用的3种制备方法获得的多孔陶瓷,均具有连通的孔结构.添加致孔剂法获得陶瓷的孔径为72±30 μm,气孔率为92.3%;冷冻干燥法获得的陶瓷孔径较小(23~47 μm),气孔率为74%~87%;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出的孔径最大(164±46 μm),气孔率为90.2%.力学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的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最大(71±18 Kpa);添加致孔剂法其次,抗压强度为18±5 Kpa;冷冻干燥法获得的多孔陶瓷抗压强度为14~44 Kpa,抗压强度最低.结论 3种制备方法均能够制备出具有连通孔结构的高气孔率的多孔磷酸钙陶瓷,以有机泡沫浸渍法和添加致孔剂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力学强度较高,更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单孔与多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已发表的有关单孔与多孔腹腔镜肝切除术近期效果对比的文献资料。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0篇,包括807例患者,其中单孔组361例,多孔组446例。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手术切缘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基本与多孔腹腔镜手术一致,更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但目前仍需选择适当的病例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