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23篇
  免费   3762篇
  国内免费   5809篇
耳鼻咽喉   121篇
儿科学   421篇
妇产科学   238篇
基础医学   5640篇
口腔科学   879篇
临床医学   13008篇
内科学   3485篇
皮肤病学   230篇
神经病学   2039篇
特种医学   3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232篇
综合类   21425篇
预防医学   3451篇
眼科学   375篇
药学   7388篇
  158篇
中国医学   7380篇
肿瘤学   1099篇
  2024年   732篇
  2023年   2125篇
  2022年   1937篇
  2021年   2470篇
  2020年   2625篇
  2019年   2655篇
  2018年   1189篇
  2017年   2200篇
  2016年   2583篇
  2015年   3114篇
  2014年   4686篇
  2013年   4673篇
  2012年   5967篇
  2011年   6616篇
  2010年   5559篇
  2009年   5149篇
  2008年   5267篇
  2007年   4580篇
  2006年   3807篇
  2005年   3816篇
  2004年   3133篇
  2003年   2620篇
  2002年   1942篇
  2001年   1464篇
  2000年   1096篇
  1999年   1105篇
  1998年   935篇
  1997年   820篇
  1996年   729篇
  1995年   541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补肾壮骨汤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压缩骨折(OTCF)临床的影响。[方法]以"补肾壮骨汤"为首输关键词,以"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等为次输关键词,全面搜索补肾壮骨汤对OTCF患者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一般特征,对文献资料所提取的治疗有效率、骨密度、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治疗安全性(新发骨折率)等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处理与分析。[结果]共1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范畴,文献总样本量1 037例。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OR=4.63,95%CI[2.92,7.36],P0.000 01]、改善骨密度[MD=0.08,95%CI[0.06,0.1],P0.000 01]、降低ODI指数[MD=-2.34,95%CI[-3.49,-1.19],P0.000 01]、降低新发骨折率[OR=0.08,95%CI[0.11,0.44],P0.000 01]。[结论]与单纯椎体成形术治疗相比,补肾壮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在OTCF患者治疗中,可提升患者术后骨密度、改善胸腰椎功能障碍和降低术后新发骨折率,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36-184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范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术后X线片或CT重建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没有弥散于骨折线区域;B组:骨水泥仅弥散于骨折线区域;C组:骨水泥弥散于整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第3 d、术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及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为3.5~6.0 ml,平均(4.7±0.8)ml。3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第3 d,第3、6个月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第3 d VAS评分及O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VAS评分及ODI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组明显,随访3个月后3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在疼痛及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改善,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弥散于骨折线区域可能是影响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5.
屈涛  张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9):98-99,10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LDH椎间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Oswestry腰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评分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JOA)评分;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随访3、6、12个月后的复发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 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ODI评分、JOA评分、TNF-α、IL-6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第3、6、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 5%,高于对照组的77. 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LDH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综合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目的探讨不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量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尾静脉移植对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从健康剖宫产产妇志愿捐献的新鲜羊膜中分离出hAMSCs,并进行纯化及鉴定。构建上调和下调TGF-β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并转染纯化的hAMSCs,构建出稳定的上调或下调TGF-β表达的hAMSCs。分离并剪去C57BL/6小鼠的部分坐骨神经,将SD大鼠的坐骨神经分离剪取并移植至小鼠的坐骨神经缺损处,构建出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于造模前1 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或相应的hAMSCs重悬液进行移植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DigGait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各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时,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5.820±0.286)明显高于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33.413±0.920)和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30.755±0.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TGF-β的hAMSCs尾静脉移植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其可能成为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