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6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285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319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845篇
内科学   347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42篇
综合类   1947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1320篇
药学   727篇
  5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19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5d的乳鼠心肌细胞,用含1%和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4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在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不同浓度AGEs(50、100μg/ml)对心肌细胞刺激12、24、48h后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分布的影响。结果:AGEs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正常培养液培养时,心肌细胞的凋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24、48h与12h相比,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分别增加了0.55、1.23倍、AGEs可以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并随着刺激时间、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0、100μg/ml AGEs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12、24、48h分别增加了0.74和1.21、1.15和1.78、0.83和1.19倍。结论:AGEs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无影响,但可以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度以上散光的疗效。 方法 :对 96例患者 14 4只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三组 ,Ⅰ组 75只眼 ,近视 0~ - 6D ,散光 - 2~ - 4DC ;Ⅱ组 5 7只眼 ,近视 - 6 .2 5~ 10 .0 0D ,散光 - 2~ - 4DC。Ⅲ组 12只眼 ,近视 - 10 .2 5D以上 ,散光 - 2~- 4DC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术后 1个月裸眼视力达到 0 .6以上者 ,Ⅰ组为5 .3% ,Ⅱ组为 15 .8% ,Ⅲ组为 6 6 .7% ;术后 1个月裸眼视力达到 1.0以上者 ,Ⅰ组为 94 .7% ,Ⅱ组为 84 .2 % ,Ⅲ组为 33.3%。术后半年裸眼视力达到 0 .6以上者 ,Ⅰ组为 4 % ,Ⅱ组为 14 % ,Ⅲ组为 75 % ;术后半年裸眼视力达到 1.0以上者 ,Ⅰ组为 96 % ,Ⅱ组为 86 % ,Ⅲ组为 2 5 %。术后屈光度在± 1.0D以内者 ,Ⅰ组中为 8% ,Ⅱ组为 14 % ,Ⅲ组为 5 8.3%。术后屈光度在± 0 .5 0D以内者 ,Ⅰ组为 92 % ,Ⅱ组为 86 % ,Ⅲ组为 4 1.7%。术后散光度在± 1.0DC以内者 ,Ⅰ组为 8% ,Ⅱ组为 10 .5 % ,Ⅲ组为 5 0 %。术后散光度在± 0 .5 0DC以内者 ,Ⅰ组为 92 % ,Ⅱ组为 89.5 % ,Ⅲ组为 5 0 %。平均实际切削区直径为 (8.0 2± 0 .0 6 9)mm。 结论 :使用小光斑飞点显像LASIK治疗低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查2例成功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病例的死后眼角膜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4个角膜组织的一部分做组织学、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病例1例死前3个月曾行LASIK,病例2死前20个月曾行LASIK。病例1使用180μm脚板的Hansatome微型角膜刀(博士伦外科器械公司,加利福尼亚州Clarement市);病例2使用160μm脚板的自动角膜成型器(创隆公司,德国慕尼黑)。组织学中,病例1和病例2的LASIK瓣厚度分别为160μm和150μm。2例患者的角膜显示轻微的上皮植入伤口、伤口边缘反应性角膜细胞、伤口床面不规则胶元纤维、以及瓣蒂部隔断的胶元束。这些发现在病例1中较病例2更显著,事实上病例2中伤口界面难以察觉。此外,病例1的角膜在伤口交界面含有PAS阳性的电子密度物质和宽间隙胶元,而且没有角膜神经。结论:这些发现显示LASIK后3个月存在的由伤口修复所致的改变,在术后20个月变轻。  相似文献   
94.
郭海梅  由英 《解剖学杂志》1997,20(4):403-404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在各形态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续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之后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正常及病理组织内特定基因的变化提供了可能.原位分子杂交大多是在载玻片上进行的,由于实验时程长,中途又需经多种缓冲液的洗涤、孵育,载玻片处理不当,很易引起组织切片在实验不同时期脱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因此我们摸索并改进了几种载玻片的包被方法.1 材料和方法 (1)载玻片包被前的处理 截玻片经洗涤液浸泡过夜,流水冲洗后,1mol/L HCl浸泡1~3h或泡酸4~8h,流水冲洗,而后用双蒸水冲洗2~3  相似文献   
95.
176例未行LASIK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维  李国保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55-245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在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角膜屈光性手术,因其良好的可预测性、稳定性,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LASIK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1]。我院进行全面检查的1027例患者,其中不能做LASIK手术的有176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和简述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在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我院近年来150例深度烧伤病人全程股规范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创面,深度创面采用耕耘疗法。结果:150例病人创面全部愈合,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0天,最长56天。没有一例植皮,创面均达到生理性愈合,无畸形,无功能障碍。结论:湿性疗法对深度烧伤疗效显著,深度烧伤创面能实现生理性愈合,达到烧伤皮肤原位再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97.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目前,"二袖套法"肝移植模型已经成为标准术式。在胆总管直径较细的情况下,常规的胆总管重建方法的插管难度较大,而反复插管容易使胆总管撕裂,导致插管失败和术后胆道并发症。本实验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中采用改进的胆总管单支架管方法进行胆道重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PC)是由新型隐球菌(CN)感染引起的一种非常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国内仅有少量报道。由于PPC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征性,临床多误诊为肺癌或其他肺部肿瘤,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55%。我院有1例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隐球菌病,现将诊断和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该文报告用原位低温加静脉滴注肌苷方法进行孤立肾复杂多发结石取石术26例,除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外,其余疗效满意。此法为术者提供一个长达3h的肾缺血安全手术期,从而能从容取净结石,清理脓液,彻底止血,保留残肾组织,保护残肾功能,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特别适用于孤立肾复杂手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 ed iated n 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人植入前胚胎凋亡征象的方法。方法取试管婴儿助孕技术后异常受精的3原核胚胎,于2~10细胞期进行固定,采用TUNEL法检测3原核胚胎中的凋亡征象。结果在发育正常和发育停滞胚胎中,未检测到凋亡征象;在20%有碎片的胚胎中检测到TUNEL阳性信号。结论采用TUNEL法可以有效检测人植入前胚胎中的凋亡征象,细胞碎片的出现可能与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