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间判断中的可行性。方法:搜集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在30d和90d时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AW4.6上后处理得到ADC图,计算基于感兴趣区(ROI)的平均ADC值,对骨折整体进行ADC直方图分析,计算ADC值直方图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值和偏度值。采用t检验比较30d和90d时的各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利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存在统计差异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骨折30d时,基于ROI的ADC平均值,直方图ADC平均值以及中位数分别为(1.14±0.34)×10-3mm2/s、(1.22±0.38)×10-3mm2/s及(0.97±0.26)×10-3mm2/s,而骨折90d时,上述参数分别为(0.81±0.44)×10-3mm2/s、(0.75±0.42)×10-3mm2/s及(0.72±0.34)×10-3mm2/s。90d时的上述参数均低于30d时的参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ADC值分别为0.811、0.902和0.870。结论:直方图ADC平均值能鉴别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为临床确定骨折时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展筋活血方配合塔形垫自然牵引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塔形垫自然牵引法,观察组给予展筋活血方配合塔形垫自然牵引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评分、骨密度(BMD)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o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BMD及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展筋活血方配合塔形垫自然牵引法有助于缓解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增强运动功能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3.
王卫东  王裕祥  王永虎 《重庆医学》2017,(35):5007-500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s)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GCs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唑来膦酸组与对照组(各41例),唑来膦酸组予以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予以PVP联合利塞磷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椎体后凸角测定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后凸角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唑来膦酸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唑来膦酸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Cs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治疗组采用过伸复位法、腰部垫枕、腰背肌功能锻炼、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局部外敷中药、理疗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腰背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复位率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复位率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复位、腰部垫枕、腰背肌功能锻炼、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局部外敷中药、理疗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是非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不少胸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除胸腰背部疼痛的症状外,常伴有双胁肋部疼痛。长期卧床的传统非手术疗法,并不能迅速的缓解胁肋部疼痛,且易出现褥疮、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85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复合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PCVP治疗,常规组45例采用单侧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费用、骨水泥分布等级,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复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透视次数、治疗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合组骨水泥用量大于常规组,骨水泥分布等级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AVH、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CVP治疗OVCF不仅可达到常规PKP复位伤椎、改善后凸畸形的效果,而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但在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继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术后椎体再骨折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采用PVP治疗的17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T值、住院时间、手术穿刺路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即刻Cobb角及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这些因素与术后椎体再骨折的相关性。结果 共29例患者PVP术后发生继发椎体再骨折,再骨折发生率为16.3%(29/178)。再骨折患者与无再骨折患者在年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即刻Cobb角及术后支具佩戴时间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上述6个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注入量≥4 mL、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率≥10%及术后支具佩戴时间<2个月是术后椎体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OVCF患者PV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与...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驳骨逐瘀颗粒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接受腰部垫枕法、腰背肌后伸功能锻炼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驳骨逐瘀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甘露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观察用药后排便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次排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驳骨逐瘀颗粒能有效减轻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运用安全。其既具有壮族医药民族特色,又符合简、便、廉原则。  相似文献   
80.
背景:单纯伤椎置钉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存在一定不足,如对于重度压缩或爆裂骨折适用性差、伤椎痛感强、易造成伤椎创面失神经支配和椎旁肌损伤及恢复较慢等。 目的:观察人工骨复合物并伤椎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126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伤椎放置椎弓根螺钉方法治疗,试验组64例采用人工骨复合物联合伤椎放置椎弓根螺钉方法治疗。随访X射线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Cobb角及修复6个月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变化。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修复后12-16个月,两组骨折椎体愈合完全。修复后1周,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与矢状位Cobb角均较修复前改善(P < 0.01),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与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修复6个月后,试验组在伤椎创面可见明显新骨生成,患者基本无痛感,对照组新骨生成较慢,患者仍有痛感,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量与矢状位Cobb角矫正丢失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人工骨复合物联合伤椎置钉修复胸腰椎骨折促进新骨形成,有利于患者恢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