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5篇
  免费   716篇
  国内免费   63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57篇
口腔科学   1237篇
临床医学   2830篇
内科学   42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785篇
外科学   6374篇
综合类   7450篇
预防医学   86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630篇
  50篇
中国医学   261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642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580篇
  2016年   685篇
  2015年   868篇
  2014年   1394篇
  2013年   1458篇
  2012年   1775篇
  2011年   1963篇
  2010年   1686篇
  2009年   1613篇
  2008年   1702篇
  2007年   1559篇
  2006年   1351篇
  2005年   1364篇
  2004年   1237篇
  2003年   1108篇
  2002年   749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MED—Ⅱ型椎间盘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系统。该系统在患部做一约1.5cm小切口,沿切口放入一个带有微手术摄录像系统的小导管,微摄录像机将病变区组织高清晰度地放大64倍并投射到电视监视器上。医生通过仅有1.5cm管径的导管直接松解粘连神经,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钙化的后纵韧带,直接摘除突出和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52.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颈椎病以及颈椎肿瘤已相当普及 ,疗效肯定。近几年来 ,应用带锁钛板内固定 ,可以防止骨块脱落 ,利于颈椎体间融合[1 ] ,方法十分得当。但由于进口钛板较昂贵等原因[2 ] ,未得以推广应用。作者自 1 999年开始在临床应用国产钛板 2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性 1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6~64岁 ,平均 41 .6岁。颈椎病 6例 ,均为脊髓型 ,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 ,Hoofman ,Rossmos阳性 ,双侧腱反射亢进 ,有不同平面的感觉障碍。按文献 [3]的标准为 6~ 1 3分 ,其中 ,6…  相似文献   
53.
前路器械内固定手术矫治脊椎侧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作者从1979年开始使用戴瓦氏手术,1983年开始使用斯伍基氏手术,至1994年共做57例(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龄为9~28岁。手术无死亡。术后并发症戴瓦氏手术:1例截瘫,2例椎体骨折伴螺丝钉拔出,2例螺丝钉折断,2例金属缆折断;斯伍基氏手术,1例杆折断,2例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均为新鲜骨折,使用DHS内固定,进行手术方法、术后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5.
我院骨科近两年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中的“T”型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5例,骨折愈合情况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8~68岁,平均50.6岁。从受伤到手术时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入路并发症,以提高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水平,方法:对近4年来我科53例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出现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例1例发生腹膜后乳糜液漏,1例切口疝,1例气胸,2例深静脉血栓栓塞,经过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和术者对该段解剖知识,手术操作,认识程度和经验有关,可以避免或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后单纯植骨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单纯植骨术 5 8例 ,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 4 4例。结果 :单纯植骨组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 82 .7%和90 .3% (P >0 .0 5 ) ;骨融合时间分别为 (3.0± 1.38)个月和 (2 .5± 0 .5 0 )个月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9%和 18.2 % (P >0 .0 5 )。结论 :单纯植骨术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各有优缺点 ,前者手术操作简单 ,费用少 ,但植骨融合时间较长 ;后者植骨融合时间较短 ,但费用较高贵  相似文献   
58.
AF作为一种常用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有它一定的优势,因此受到广大骨科医师的青睐.它具有三维固定、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等诸多优点,但若使用不当或术后管理失误等原因,可导致断钉的发生.本文就12例脊住胸腰段骨折AF内固定术后发生断钉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螺钉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的原因。方法对1996年6月~2004年8月收治的24例内固定术后股骨髁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10例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6例,良8例,一般6例,差4例。10例(41.7%)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屈伸功能障碍。结论致伤暴力大、损伤范围广、制动时间长、膝部感染是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一颈椎标本,采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采用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可视化、个体化的虚拟置钉路径,反复虚拟演示验证钉道安全后,导向弓把持下置人导向钢针,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16个枢椎椎弓根置钉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横突孔突破)1个,失败率为6.25%。结论目标椎弓根的容积三维重建、置钉路径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演示,使操作过程简单、直观而精确,不需要线形和角性参数的测量;加上导向抓持装置提供的稳定性,使该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