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08篇
  免费   1846篇
  国内免费   892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221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1170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6389篇
内科学   3896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3430篇
特种医学   1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2702篇
综合类   14098篇
预防医学   2657篇
眼科学   413篇
药学   6100篇
  95篇
中国医学   564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439篇
  2023年   1524篇
  2022年   1167篇
  2021年   1520篇
  2020年   1360篇
  2019年   1418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1143篇
  2016年   1197篇
  2015年   1264篇
  2014年   2151篇
  2013年   1971篇
  2012年   2559篇
  2011年   2787篇
  2010年   2342篇
  2009年   2425篇
  2008年   2723篇
  2007年   2568篇
  2006年   2519篇
  2005年   2463篇
  2004年   2264篇
  2003年   2014篇
  2002年   1714篇
  2001年   1552篇
  2000年   1252篇
  1999年   1039篇
  1998年   880篇
  1997年   749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444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承载散”透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46例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22006)庄焕自赵岩关键词承载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离子透入脉冲直流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骨科疑难病症之一。我院自1988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病的长期实践为基础,自行研制中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葛根素与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 ,用 5 0 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7d ;利多卡因 2 0 0m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 ,疗程 7d。对照组 30例 ,单用利多卡因 2 0 0m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葛根素与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4.
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应用抗血栓新药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3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均为住院患者 ,并经CT证实为脑梗死 ,其中梗死灶最小 0 .6cm× 0 .3cm ,最大 3.2cm× 2 .2 1cm。排除脑出血。其中脑血栓形成 2 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从脑内应激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的角度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以凝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急性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区皮层脑组织HSP70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施加井穴放血法后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可快速诱导HSP70蛋白在皮层缺血区脑组织的表达增加,其表达有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的趋势,提示脑的缺血性损伤可应激性地增强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能力,而应用井穴放血的干预治疗可明显上调缺血区皮层脑组织HSP70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强脑组织对抗缺血性损伤的应激能力,抵抗缺血性脑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增强脑修复能力。【结论】表明井穴放血法在中风早期可提高缺血区脑组织的抗应激能力,发挥出有效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血管痉挛。急性脑血管病的特点是复杂多变,死亡率高,其原因多为脑循环的急性障碍所致。不少病人长期处于昏迷或瘫痪状态,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预后不良,所以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危重病人的护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基层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我科收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任何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因素都可引起窒息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孕母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分娩因素及胎儿因素。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缺血而导致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便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及病情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取3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兼便秘病人(观察组)与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兼便秘病人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浆ET-1水平、血浆NO水平、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在梗塞后3个时相的变化意义和临床关系。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梗塞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的血浆ET_1和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4天、第10天的中医症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ET-1和NO水平及病情有影响,提示积极治疗便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情恢复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及功能锻炼指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风也叫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2~2003年以来.笔者运用针灸佐以正确、合理的功能锻炼,治疗护理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29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侯雪民  杨骏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974-1976
目的:建立高脂血症复合高糖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血浆vWF水平变化,探讨针刺干预此复合模型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分别复制高脂血症和高糖血症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普通饲料组、针刺高脂饲料组、他经穴对照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vWF水平.结果:大鼠血浆vWF水平均有所降低,但针刺组优于他经穴对照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P<0.01),他经穴对照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明显下调血浆vWF水平,维护和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从而保护脑组织,这可能是针刺干预高脂血症复合高糖血症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