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31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5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8篇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和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8例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翻瓣术.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CBC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手术前后临床数据和CBCT数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变化间的差别.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向附着丧失和水平向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除牙龈退缩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但实验组垂直向附着获得和水平向附着获得分别为(3.20±1.82) mm和(2.05±1.27)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变化(P<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水平骨丧失、垂直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实验组垂直向骨缺损和水平向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2.82 ±0.97) mm和(2.24±0.92) mm.结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对于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翻瓣术,CBCT可以较好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缺损改善情况,较为全面地补充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随着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的增多,胫骨上段骨折合并胭动脉分又附近损伤的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骨折和血管损伤的同时存在,再加上胭动脉分又附近的特殊解剖结构,治疗颇为棘手。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刘海光 《口腔医学》1998,18(4):218-219
分叉病变发生于多根牙.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周袋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与根间隔顶之间的区域.我科于1990年以来对25例根分叉病变患者施行断根术.随访3年,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男性17人,女性8人,年龄32~55岁,平均48.2...  相似文献   
106.
在Brook-wills交锁髓内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了分叉交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本文分析了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设计特点,认为其为一种设计合理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07.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实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模拟。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切片HE染色后采集图像,以OLYSIA软件测定了颈动脉分叉各处的管径以及斑块的面积、周长和高度,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兔颈动脉分叉的正常对照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何模型。结果1)得到兔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2)以128 S^-1下测定的血液表观粘度作为血液粘度.其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血管壁面最低剪切应力分别为1.140Pa、0.283Pa,对照组的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壁面最低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的4.028倍。结论低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40例植入该支架的左主干末端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术式、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严重不良心性事件(MACEs)、出院后随访以及术后8个月的造影结果等。结果(1)患者平均最小管腔内径由术前(0.81±0.48)mm增加到了术后(3.53±0.22)mm。(2)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0%,住院期间的心绞痛复发率、病死率及急诊再次血运重建率均为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为2.5%。(3)平均随访(8.43±3.24)个月,MACEs发生率为20.0%。(4)27例(67.5%)患者术后8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2例(81.5%)患者左主干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5例(18.5%)患者左主干相关部位出现新病变,晚期管腔丢失平均为(2.18±0.11)mm。(5)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造影随访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经选择的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中的应用,近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9.
胡文  吴纪楠  许瑞冰 《广东医学》2002,23(11):1179-1180
目的:探讨根分叉刮治术及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施行根分叉刮治术及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的病例,在手术中使用作者改良的手术器械,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及差异性。结果:根据叉刮治术及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临床疗效满意,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的病例,术前术后牙齿稳固程度改善犹为明显,结论: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治根分病变的疗效满意,自制的探讨锉值得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室颤)的发病机制,观察室颤过程中“混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为临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06~2005—12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制造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快速起搏刺激犬的在体心肌并诱发室颤,用64导心外膜标测系统记录室颤过程中心肌的电生理学参数,观察激动周期的动态改变。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时,诱发室颤的刺激间期明显提高;快速刺激诱发室颤的过程中,激动周期呈现倍周期分叉、准周期乃致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其Poincar'e作图为环状结构。结论心肌急性缺血导致室颤的阅值明显升高;室颤是由于系统呈现倍周期分叉、准周期乃致混沌而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