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3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25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465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2445篇
内科学   60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216篇
特种医学   27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845篇
综合类   5083篇
预防医学   988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1471篇
  30篇
中国医学   391篇
肿瘤学   379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913篇
  2003年   1201篇
  2002年   873篇
  2001年   664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恶性骨盆肿瘤血管造影特点及术前栓塞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骨肿瘤栓塞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恶性骨盆肿瘤,由于部位深、血供丰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过多,手术视野不清,往往难以全部切除,或失血过多导致术中休克、甚至死亡。而骨肿瘤的术前造影及供血动脉栓塞为骨科医师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我院1998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24例恶性骨盆肿瘤的术前造影及栓塞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患者,女,36岁,农民。主因腰痛伴左臀部疼痛1个月入院,咳嗽及翻身时症状明显加重。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腰椎MRI示:L3椎本水平左侧腰大肌外缘可见一类圆形长T2信号影,信号欠均匀,可见包膜,与腰大肌交界面清。腰大肌B超未见明显异常。术中所见:在约L3椎体水平腰大肌内触及一囊性占位物质,  相似文献   
64.
甲状腺癌的MRI诊断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小平  张嵘  谢榜昆  吕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44-274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表现,分析其MRI主要特点,并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26例形态不规则、显分叶状,24例MRI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25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12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0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病史摘要患儿 ,女 ,5岁8月 ,住院号118713。因右眼突出2月伴斜视 ,于2001年6月住院。患儿于5个月前玩耍中不慎将竹针插入右眼眶 ,当即被家长拨出竹针 ,未就医。1月后 ,右眼球结膜充血 ,渐加重。2月前发现右眼球轻度突出 ,有跳动感 ,并渐明显伴内斜视。无发热、头痛、呕吐、心慌、出汗、流泪、畏光、视物模糊及变形等。曾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治 ,疑“甲状腺功能亢进”、“绿色瘤” ,作相应检查 (血T3、T4、TSH及骨髓涂片等 ) ,结果均正常。对症处理2月余未见效 ,遂来我院 ,拟诊“眼球突出原因待查”收住院。患儿平素体健 ,发病后胃纳如常 ,无…  相似文献   
66.
莫忠贵  庄小强  白宇 《广西医学》2005,27(12):2028-2029
随着MRI的广泛使用,使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加清楚。我院自1999年1月以来,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致残率高,需用MRI才能确诊.本文收集了经MR检查的脊髓损伤76例,探讨脊髓损伤的低场强MRI表现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8.
齿状突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齿状突骨折的MRI表现,探讨MRI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CT确诊的52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MRI资料,MRI扫描包括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T1WI及T2WI像。结果根据骨折部位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尖端骨折,本组3例;Ⅱ型:基底骨折,本组35例;Ⅲ型:枢椎椎体部骨折,本组14例。所有患者中,并发脊髓损伤16例,韧带损伤8例,3例合并颈椎脱位。结论MRI能清晰显示齿状突骨折线,确定骨折类型,显示椎旁软组织损伤,脊髓损伤。对于齿状突骨折患者,MRI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9.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又称Binswanger氏病,是脑深部穿透支小动脉硬化和变性所致的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可有脑室周围白质和基底节区单个或多个腔隙性梗死,临床上以高血压、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三大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自CT、MRI问世以来,该病的临床报道逐年增多,并对本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收集整理2003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的65例BD患者的CT、MRI资料及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