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11篇
  免费   4791篇
  国内免费   4327篇
耳鼻咽喉   574篇
儿科学   530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5367篇
口腔科学   6025篇
临床医学   10968篇
内科学   2879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1792篇
特种医学   42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8484篇
综合类   23347篇
预防医学   3579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8419篇
  169篇
中国医学   8293篇
肿瘤学   1417篇
  2024年   645篇
  2023年   2319篇
  2022年   1906篇
  2021年   2510篇
  2020年   2564篇
  2019年   2498篇
  2018年   1234篇
  2017年   1976篇
  2016年   2513篇
  2015年   2894篇
  2014年   4386篇
  2013年   4852篇
  2012年   5696篇
  2011年   6233篇
  2010年   5216篇
  2009年   5221篇
  2008年   5347篇
  2007年   4834篇
  2006年   4355篇
  2005年   4722篇
  2004年   4049篇
  2003年   3599篇
  2002年   2789篇
  2001年   2584篇
  2000年   1986篇
  1999年   1589篇
  1998年   1379篇
  1997年   1273篇
  1996年   1177篇
  1995年   907篇
  1994年   834篇
  1993年   603篇
  1992年   452篇
  1991年   389篇
  1990年   324篇
  1989年   371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皮穿刺骨水泥充填术治疗单纯性骨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骨水泥充填术治疗单纯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4年12月,我科对42例单纯性骨囊肿采取经皮穿刺骨水泥充填术,X线片观察囊腔变化.结果3个月后X线片:37例囊腔充填完好,5例仅留小囊腔.4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8.5月,所有患者均有骨替代现象发生,无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骨水泥充填术治疗单纯性骨囊肿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92.
可活动间隔垫包括由骨水泥或金属制成的股骨和胫骨假体样部件构成的关节面连接,及股骨和胫骨与相应假体样部件之间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期彻底清创后置人膝关节腔内,以保存膝关节腔间隙,维持膝周围软组织平衡,并可允许患肢在间隔期内有一定的活动和部分负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四肢骨巨细胞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04年2月~2006年8月应用超声刀肿瘤刮除、局部化疗和骨移植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所有的患者均完整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年,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肺转移。6例超声刀肿瘤刮除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后骨修复完善,肢体无畸形、无塌陷及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植骨生长良好未见排斥反应。[结论]应用超声刀肿瘤刮除、局部化疗和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临床和诊断要点。[方法]对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经过短期的保守治疗后有6例手术切除软骨碎片和游离的变性软骨,刮除砂粒状骨质,修整缺损的基底部和边缘,平整股骨头表面。1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失随访。6例手术病例分别随访1~4年,平均随访2年。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1年后跛行逐渐改善,无髋关节疼痛和关节交锁。X线检查股骨头缺损改善不明显,关节间歇没有变窄。[结论]儿童青少年剥脱性骨软骨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手术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的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对两种方法提取的骨胶原产量及特性的比较,推荐一种较为理想的提取皮质骨I型胶原的方法。[方法]以猪皮质骨为原料,去除软组织后劈成小骨块,经酒精梯度脱水、无水乙醚脱脂、盐酸脱钙、甲醇:氯仿(1:1,v/v)再脱脂处理后,骨块软化。然后将软化的骨块在高速粉碎机上粉碎成脱钙骨基质粉。分别采用传统的碱溶法和自建的增强酶解法对脱钙骨基质粉处理,经溶解、离心、透析、冻干等操作提取皮质骨胶原。最后对增强酶解法所得产物进行鉴定,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效率及得到的产物的外观、黏度、凝胶固化性进行比较。[结果]增强酶解法所得胶原的氨基酸组成、蛋白电泳、相对分子量大小、最大光吸收波长均符合I型胶原特征;和碱溶法比较,提取率由(57.8±4.96)%提高到(94.04±0.55)%;其相同浓度(0.03%,w/v)醋酸溶液黏度测定,增强酶解法为3.71,碱提法为2.81;在37.0℃,pH值7.35~7.45条件下行凝胶固化性检测,增强酶解法所提胶原凝胶液约10min可固化形成凝胶块,而碱提法所提胶原的溶液仍为黏性液体。[结论]增强酶解法提取的骨胶原是I型胶原;相对于碱提法,该法提取效率高,所得胶原纯度高、黏性好、固化性好,是一种较好的从猪皮质骨中制备I型胶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LTHA)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16例16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6~71岁(平均45岁)。首次骨折治疗:非手术6例(非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手术组)。LTHA术前诊断:创伤性关节炎(PA)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NFH)5例,PA合并股骨头脱位5例。伤后至LTHA的时间为4个月~20年。假体选择与固定:采用陶瓷-陶瓷假体9例(陶瓷组),金属-聚乙烯臼假体7例(金属-聚乙烯组)。全部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结果无感染、脱位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示臼杯覆盖固定以及股骨柄假体初始固定均优良。随访2~10年(平均6年)后,优12例,良2例,尚可2例(因原合并坐骨神经伤未恢复),至今无1例假体翻修或需要翻修治疗。结论①LTHA是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治疗方法;②髋臼骨折经手术治疗失败后的LTHA,由于广泛瘢痕、异位骨化、以及内固定阻挡等原因,手术难度显著大于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③采用非骨水泥固定以及采用界面耐磨损材料假体是改善LTHA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制通用型后路椎间盘镜枪式椎板咬骨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设计、制造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将其应用于50例MED手术,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术中移动工作通道次数明显减少,操作简捷.41例随访平均7.6月,优良率92.7%. 结论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可增大镜下可操作空间,容易进入侧隐窝和椎间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丝素蛋白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载体系统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相容性.方法 将多孔丝素蛋白修剪成20×10×5 mm长方体状物,置入6孔板中;将粉状bBMP用PBS液溶解制成2mg/ml混悬液,0.5ml无菌移液管滴定于多孔丝素蛋白上(0.5毫升/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107/ml接种到载体系统上,复合4小时后加入生长液继续体外培养,每1、4、8天时进行碱性磷酸酶、矿化结节染色观察以及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另外同时设立单纯丝素蛋白与细胞复合培养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 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生长形态、活性正常,体外培养24小时时细胞已贴附材料上,呈匍匐状伸展,以后逐渐融合生长,8天时大量细胞成片状攀附在材料表面,并分泌有大量的网状细胞外基质,实验组可见结节状基质生成;碱性磷酸酶、矿化结节染色观察发现实验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矿化结节染色阳性反应,对照组阴性.结论 丝素蛋白是一种良好细胞外基质材料,也是一种良好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HEK293细胞中扩增hBMP7全长cDNA并亚克隆入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NAV。将pSNAV-hBMP7质粒DNA转染BHK-21细胞,筛选出携带hBMP7的AAV载体细胞株—BHK-21细胞。用能表达Rap和Cap的重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rc/ΔUL2按MOI=0·1感染BHK-21载体细胞株后收获病毒液,通过氯仿—PEG/NaCl沉淀—氯仿抽提纯化病毒。结果所克隆的hBMP7全长cDNA经测序证实和已知hBMP7序列完全一致。通过用能表达Rap和Cap的重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rc/ΔUL2感染携带hBMP7基因的AAV载体细胞株BHK-21细胞的方法获得了滴度为2×1012vg/ml、纯度达99%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BMP7)。结论RT-PCR方法从HEK293细胞中扩增克隆hBMP全长cDNA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高滴度、高纯度的AAV-hBMP7载体,为进一步体内及体外研究基因治疗促进骨愈合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吴国正 《中国骨伤》2007,20(6):379-381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特点、类型、手术方法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组距骨骨折39例,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23~55岁,平均32.5岁。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方法:Ⅰ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25例,Ⅲ型骨折9例。Ⅰ型骨折采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Ⅱ、Ⅲ型骨折行急诊手术,其中Ⅱ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暴露,解剖复位,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交叉内固定;Ⅲ型骨折采用踝前内侧切口暴露,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伴有内踝骨折时同时复位内固定,并以自体髂骨块跨骨折线嵌入植骨。术后短腿石膏管形外固定12~24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后拆石膏行不负重下踝关节活动,骨折线消失后恢复伤前活动。结果:除2例失访外,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6年,平均3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评定:优12例(32.4%),良17例(45.9%),可6例(16.2%),差2例(5.4%),优良率为78.4%。结论:距骨骨折通过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自体髂骨块嵌入植骨、局部封闭、理疗等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