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3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58篇
内科学   40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17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1315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852篇
  3篇
中国医学   517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中药升降胶囊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升降胶囊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浆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成B组(升降胶囊高剂量组),C组(升降胶囊低剂量组),D组(枳壳白术组),A组(正常对照组)和E组(西沙比利组)。用药10d后用同位素法检测其胃排空功能,微量羟胺法检测其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放免法检测其血浆Mot和SS。[结果]B、C、D组30min胃排空率分别为(51.44±6.38)%、(40.82±7.24)%和(40.22±7.16%,均高于八组的(33.18±6.32)%;3组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MOT和SS分别为:B组(0.856±0.128)μmol/h,(124.26±25.94)ng/L和(39.42±7.%)ng/L,C组(0.726±0.164)μmol/h,(119.86±29.38)ng/L和(38.33±7.64)ng/L,均高于A组的(0.576 ± 0.150)μmol/h,(91.28±26.84)ng/L和(28.22±7.68)ng/L。[结论]升降胶囊可促进胃排空,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胆碱能神经功能及提高血浆Mot和S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大鼠幽门括约肌在化学性炎性痛时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采用还原型辅酶Ⅱ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成分及甲醛诱发胃癌后2种神经元成的变化,结果显示:甲醛致胃炎性痛时大鼠幽门括约肌粘膜下丛及肌间神经丛NOS和AChE阳性神经成分活性均降低,仅于括约肌肠侧端或胃侧端偶见单个分布的2种酶弱阳性胞体,肌内2种神经纤维减少,酶活性也弱。图像分析肌为NOS和AChE阳性神经纤维活性平均光密度,甲醛组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在甲醛引起的胃急性化学性炎性痛时肠神经系统中NO-和ACh能神经参与了幽门括约肌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乙酰胆碱 (ACh)在创伤性脑伤早期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兔脑外伤模型 ,并于伤后 5min ,2h腹腔注射东莨菪硷 ,用经颅多谱勒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 ;取脑组织检测Ca2 +、伊文思蓝 (E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病检证实本模型符合临床所见加速性脑损伤的病理变化 ,东莨菪硷可降低兔脑外伤后脑组织中Ca2 +,MDA ,EB含量 ,升高SOD ,增加脑血流。结论 :脑外伤后早期ACh可致神经元钙超载、氧自由基反应、脑血管痉挛和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增强 ,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可改善这些病理变化 ,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宋俊华  高彦博  张杰  文宇恒  孙培培 《新中医》2023,55(15):162-165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4 例失眠患者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5.24%,高于对照组 85.71%(P<0.05)。2 组观察组治疗后 SRSS 评分、PSQI 评分、血清 NA 水平及入睡困 难、多梦易醒、体乏无力、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 5-HT、ACh 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 SRSS 评分、PSQI 评分、血清 NA 水平及入睡困难、多梦易 醒、体乏无力、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 5-HT、ACh 水 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节血清 NA、5-HT、ACh 水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巴豆醛暴露致雄性大鼠神经毒性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将24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5、4.5、8.5 mg/kg染毒组,每组6只,分别经口给予0.0、2.5、4.5、8.5 mg/kg体重巴豆醛溶液,每周5次,连续染毒90 d。染毒结束后,测量大鼠体重,麻醉解剖取大鼠大脑组织和肝组织。测定大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及肝组织乙酰胆碱(ACh)水平;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4.5、8.5 mg/kg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中AChE活力明显降低,8.5 mg/kg染毒组大鼠肝组织中AC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4.5、8.5 mg/kg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和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5、4.5、8.5 mg/kg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4.5、8.5 mg/kg染毒组IL-1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豆醛暴露可致大鼠神经系统损伤,可能与氧化平衡状态改变及上调大脑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
在淡色库蚊的乙酰胆碱酯酶ace1基因上发现了1个可变剪接,与实验室敏感株1个个体的ace1基因的编码区相差了24个碱基,导致所编码的成熟蛋白在44~51氨基酸残基处缺失了8个氨基酸。经过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推测这段基因的可变剪接可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7.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化学(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蛋白,属于半胱氨酸环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中枢nAChR参与许多复杂的功能,如:注意、学习、觉醒和认知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枢nAChR在认知功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资料提示,nAChR与一些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氏病(PD)以及癫痫等。  相似文献   
98.
本实验用组化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大鼠小肠胆碱能神经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正常分布。结果表明,粘膜下层有大量胆碱能神经干和神经纤维交织而成神经丛,但神经节较少。在肌层间有大量神经丛和神经节。VIP能神经分布在小肠各层,并以腺泡周围和肌层内较多。本文着重对胆碱能神经和VIP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
胃肠道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 ,而主要的抑制性递质是一氧化氮。形态学研究表明胆碱能神经和氮能神经之间存在大量的突触连接 ,提示二者互相影响对方的释放[1] 。本试验拟通过观察正常大鼠注射乙酰胆碱后胃窦肌间神经丛内氮能神经变化 ,间接了解乙酰胆碱对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正常喂养。①正常对照组 ;②阿托品组 ,每天腹腔注射阿托品 0 .75mg/kg ,2 /d ;③氯化氨甲酰胆碱组 ,每天腹腔注射氯化氨甲酰胆碱 1 μg/kg ,1 /d ,4周后全麻下取大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测定自制的脑复素注射液中乙酰胆碱的活力 .[方法 ]用自制的乙酰胆碱传感器 ,参照阿尼生物化学检查法测定活性 .[结果 ]自制的脑复素注射液和奥地利产脑活素中的乙酰胆碱活力相当于 86 0mmol/L .[结论 ]自制的药中多肽含量高 ,而乙酰胆碱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