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3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287篇
耳鼻咽喉   243篇
儿科学   1121篇
妇产科学   182篇
基础医学   2988篇
口腔科学   950篇
临床医学   2492篇
内科学   2087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177篇
特种医学   470篇
外科学   1174篇
综合类   2405篇
预防医学   1575篇
眼科学   316篇
药学   1421篇
  7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30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691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1252篇
  2013年   1275篇
  2012年   1094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934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948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86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44篇
  1976年   30篇
  1973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重症脑出血微创术后气管切开病人痰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其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应用痰培养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重症脑出血微创术后气管切开病人下呼吸道感染41例,其中G-杆菌26例占63.4%,G 球菌15例占36.6%,其中金葡菌11例,药敏仍以敏感菌株为主,但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结论:重症脑出血微创术后气管切开病人下呼吸道感染以G-杆菌为主,G 球菌以金葡菌为主,仍以敏感菌珠为主,耐药有增多趋势。万古霉素对G 球菌,氨曲南对G-杆菌敏感性较敏感,故在培养结果未出来之前经验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2.
体外膜肺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肺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体外膜氧合器(ECMO)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实验犬3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模型及双侧输尿管结扎复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A组用ARDS呼吸机治疗;B组ARDS用ECMO治疗;C组ARDS+ARF用HVHF治疗;D组ARDS+ARF用ECMO联合HVHF治疗。监测血气、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生化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B组氧分压(PaO2)逐步上升,在治疗4 h后高于A组[(95.58±8.14) 比(82.79±12.37) mm Hg,P < 0.05]; C组PaO2治疗中较成模时无明显改善;D组PaO2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P < 0.05)。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中保持稳定。C、D组HVHF治疗后Scr、BUN明显降低[C组:Scr (320.89±65.42) 比(655.04±181.22) μmol/L,BUN (20.42±6.65) 比(41.53±10.59)mmol/L;D组:Scr (334.15±45.97)比(697.48±101.66) μmol/L,BUN (19.12±6.39) 比(39.10±11.60) mmol/L,P均< 0.01]。 结论 ECMO可以有效地改善ARDS低氧血症,联合HVHF可以提供肺肾功能联合支持。  相似文献   
43.
早期应用无创性通气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淑萍  梅春源  温江丽 《现代护理》2004,10(12):1084-1086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性通气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无创通气和呼吸兴奋剂治疗 ,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间歇期动脉血气变化及康复例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明显改善 (P <0 .0 1) ,康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应用无创通气可促进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 ,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熟练掌握无创通气呼吸机的性能、使用方法 ,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为阐述休克肠道靶学说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和休克 1,2 ,3,4 ,5h组。采用RT -PCR方法观察线粒体ATPase 6 ,8mRNA量的改变。用透射电镜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 ,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 结果 失血性休克 1,2h ,ATPase 6 ,8基因表达增强 ,以后渐减弱 ,至休克 5h表达最低 ,ATPase 6 ,8基因表达分别降为正常的 6 9.3%和 78.4 % (P <0 .0 1和P <0 .0 5 )。失血性休克 2h和5h ,线粒体平均截面积、长径、面密度、体密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1) ,休克 5h时分别为休克前的2 .0 ,1.4 5 ,1.4 7,2 .2 2倍。休克 5h ,线粒体比表面和数密度分别下降 32 %和 2 4 % (P <0 .0 1和P <0 .0 5 ) ,嵴和基质破坏明显。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氧化磷酸化效率比休克前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下调 ,线粒体呼吸功能出现障碍 ,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5.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查阅有关机械通气护理的文献;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不当可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阻塞、气管损伤、低氧血症等;结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避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苛养菌的感染率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儿童呼吸道2050份咽拭子及痰标本进行苛养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其中617株苛养菌做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5株肺炎链球菌,耐药率较高的有红霉素81.1%,苯唑西林76.9%,复方磺胺甲恶唑76.9%,四环素65.4%;104株流感嗜血杆菌、184株副流感嗜血杆菌、54株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17.6%,28.9%,64.9%,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分别为16.4%,16.5%,0,同时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也分别高达56.7%,56.7%,64.9%。结论:提示苛养菌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时掌握这类细菌的耐药动态,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株的产生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肺内毒素损伤两次打击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对照组(A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和给药组(C~F组,在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α-MSH 1.7 mg·kg-1)。观察各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生理对照组(A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各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大鼠随打击因素和病程进展,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失衡;给药组(C、D、F组)与B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P<0.01),增加IL-6、IL-10浓度(P<0.01);其中多次给药组(F组)作用最明显,而内毒素致伤后1 h给药组(E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B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α-MSH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抗炎细胞因子产生。α-MSH可能通过调节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8月-2001年5月58例临床确诊为ARDS患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内型ARDS组(ARDSp)18例,肺外型ARDS组(ARDSexp)40例。各组再以使用地塞米松情况分为:≥30mg/d组,<30mg/d组和非激素治疗组。结果 各组病情程度相当,组间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激素用量≥30mg/d组与<30mg/d组及非激素治疗组比较,病情改善天数及使用呼吸机治疗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性(P<0.01)。58例患总病死率为20.7%,ARDSp组,ARDSexp组中激素用量≥30mg/d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4.3%,11.5%,均低于ARDSp与ARDSexp组的平均病死率(分别为22.2%,20.0%)。所有病例未见感染扩散或加重。结论 早期,足量,适当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RDS可及时逆转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9.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感染SARS情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在防治SARS工作初期、后期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差异和采取的对策,为减少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SARS的感染提供参考。方甚:对本院自2003年3月24日至6月2日SARS诊断治疗任务中发生的医务人员的感染原因和采取的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防治SARS工作初期,急诊科交叉感染和在SARS隔离病房等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的工作岗位,共有17名医务人员感染,及时隔离治疗,均已痊愈,未造成医护人员的进一步交叉感染:经加强防护培训,改善工作条件,在防治SARS工作后期,仅发生2名护工感染,亦已痊愈,派出非典医疗队实现零感染。结论: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问题严峻,加强医院内的全员防护培训,按岗分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病人的隔离观察环境,做好监督检查,积极应对,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SARS感染。  相似文献   
50.
As an avian embryo grows within a eggshell, the whole egg is moved by embryonic activity and also by the embryonic heartbeat. A technical interest in detecting minute biological movements has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and systems to measure the cardiogenic ballistic movement of the egg or ballistocardiogram. (BCG). In this context, there is interest in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oil (solenoid) as another simple sensor to measure the BCG and examining its possibility for BCG measurement. A small permanent magnet is attached tightly to the surface of an incubated egg, and then the egg with the magnet is placed in a solenoid. Preliminary model analysis is made to design a setup of the egg, magnet and solenoid coupling system. Then,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with a laser displacement measuring system, developed previously, is made for chicken eggs, indicating that the solenoid detects the minute cardiogenic ballistic movements and that the BCG determined is a measure of the velocity of egg mov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