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1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996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610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182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57篇
  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3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吕海  郑燕芳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2,22(12):1079-1081,1086
目的将激光显微分离(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技术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的筛选过程,建立一种可以直接在天然组织中筛选肽库的方法。方法将新鲜人骨肉瘤组织块在噬菌体肽库溶液振荡孵育后制成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噬菌体在组织中的浸润扩散。改进常规LCM切片处理方法,以冻干法替代酒精/二甲苯法脱水,以期在LCM操作过程中提高切片上噬菌体的存活率。LCM法分离摄取骨肉瘤切片上的肿瘤靶细胞,转染回收这些细胞上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滴定法检测所筛选的噬菌体对特异性细胞的亲和力。结果利用LCM技术,可以由肿瘤冰冻切片上收集到足够的与特异性噬菌体短肽,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筛选。经过3轮筛选后所获得的噬菌体与人骨肉瘤组织的特异性亲和力提高16倍。结论本研究首次将LCM技术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的筛选,可以使我们直接在新鲜人肿瘤组织中筛选与特定细胞群甚至单个细胞亲合的短肽;同时又避免了天然组织中其他杂质细胞的污染,为研制细胞特异性导向载体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与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中两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 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 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持续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持续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633条,下调基因715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3.
医院图书馆在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从医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讨论了图书馆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图书馆以它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料,为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4.
崔婷  祝辉  王黎熔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3,9(5):355-357,360
目的 :用cDNA微阵列技术克隆和筛选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 ,以进行睾丸发育及精子发生的调控研究。 方法 :构建人睾丸cDNA芯片 ,分别用正常成人及胚胎睾丸的mRNA探针进行杂交 ,对成人和胚胎睾丸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高流量的比较。 结果 :发现 1条成人睾丸高表达、胚胎低表达的基因———钙联接蛋白 (CLGN)基因。 结论 :运用cDNA微阵列方法可筛选到成年期与胚胎期睾丸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5.
人白细胞介素7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7(hIL-7)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人脾脏组织的总RNA中,用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成熟hIL-7的cDNA,将其克隆于pMD18-T质粒中,并进行序列测定。再将hIL-7cDNA以正义及反义插入真核、原核双重表达载体pBK-CMV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最后将表达的lacz-hIL-7重组蛋白行SDS-PAGE电泳,并作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western blot鉴定。结果:hIL-7序列测定结果与预期一致。pBK-CMV-hIL-7(正义插入)的无隆表达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此蛋白为IL-7。结论:成功构建了hIL-7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IL-7的抗肿瘤作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Piccolo belongs to a family of presynaptic cytoskeletal proteins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the assembly and function of presynaptic active zones as sites of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Given that abnormalities in the formation of synaptic junctions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cognitive dysfunction during brain development, we hav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gene structure of the Piccolo gene, PCLO, from humans and mice and determined their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DNA clones encoding Piccolo from human, mouse, rat and chicken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distinct homology domains. Only subsets of these are also present in the structurally related active zone protein Bassoon indicating that Piccolo and Bassoon perform related but distinct functions at active zone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CLO gene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25 coding exons spread over 380kb of genomic DNA. The human PCLO gene maps to 7q11.23-q21.3, a region of chromosome 7 implicated as a linkage site for autism and Williams Syndrome suggesting that alterations in the expression of Piccolo or the PCLO gene could contribute to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nd mental retard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目的基因随机表位库方法寻找葡激酶(straphylokinase SAK)的显性表位。方法:①SAK免疫BALB/C小鼠,免疫亲和层析纯化抗血清后,抗SAK抗体用生物素标记;②构建SAK随机表位肽库,随机挑取12个独立克隆测序,分析库DNA片段的分布和碱基含量情况;③以多抗为靶蛋白用克隆原位杂交法筛选肽库;④构建SAK的缺失突变体mSAK,Western blot分析mSAK的免疫反应性。结果:①筛选肽库得到一个由19个氨基酸组成的免疫显性表位区,命名为A1区;②mSAK不能与抗SAK多抗反应。结论:用简便、有效的方法筛选得到了SAK的一个表位A1区,初步确定A1区是SAK引起免疫反应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8.
19.
噬菌体抗体库固相筛选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噬菌体抗体库的固相筛选条件,为筛选方案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多种针对HEVNE2蛋白的特异性噬菌体人源抗体和非特异性噬菌体人源抗体,对噬菌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时间、抗原包被的浓度、洗涤强度和洗脱方式等多种筛选的条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阳性噬菌体抗体与抗原反应1min,就可较好结合,洗涤次数为20~30次、洗涤液的pH为5时,筛选得到的阳性率最高。包被抗原的浓度对筛选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影响,用10mg/L抗原竞争洗脱60min,可得到较高的阳性率。结论: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赵洪礼  刘军连 《医学争鸣》1990,11(6):409-411
以光敏生物素标记的R3 cDNA克隆为模型,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影响核酸杂交反应的主要因素:杂交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探针浓度及甲酰胺浓度作了综合性分析。当探针浓度为800μg/L,甲酰胺浓度为10mol/L,50℃杂交反应6h,可获得最高灵敏度(10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