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从孕妇外周血细胞中检测胎儿基因组和血浆中捕获胎儿游离核酸方法的实用性。DNA方法:在基SRY因高保守区设计两对性别特异性引物,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例孕妇外周血胎儿基因组和血浆中游(nest-PCR)50DNA离核酸进行特异性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的准确性。(PAGE)DNA结果:名孕妇中名分娩男5028婴,名分娩女婴。基因片段阳性检出率:基因组为();游离核酸组为()。名分娩女婴者除例22SRY75!/2832%9/28221基因组检测结果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结果。本研究检测系统灵敏度为52.8pg/μ。l结论:孕妇外周血中胎儿基因组和游DNA核酸检测可作为产前基因诊断的途径,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胎儿遗传信息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广西某采血站献血员感染巴贝虫情况,提供我国巴贝虫的流行病学基础资料,也为安全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从广西某血站搜集抗凝输血袋残留血,共计1 900份,采用巴贝虫属18S rRNA和β-tubulin的引物Nest-PCR、形态学观察及间接荧光免疫方法(IFA),对献血员血液内的巴贝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广西某采血站献血员血液内巴贝虫感染总阳性率为2.53%(48/1 900),均为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巴贝虫属18S rRNA引物扩增灵敏度远高于β-tubulin引物.显微镜检查有38份标本在红细胞内发现有核呈圆形且致密、胞质呈环形且纤细的环状体,巴贝虫属18S rRNA的Nest-PCR阳性标本血清IFA在抗体滴度≥1∶64未观察到特异性荧光,视为阴性.结论 健康献血员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abesia microti感染率,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接受输血者来说,应当增加输血样本的巴贝虫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肺炎衣原体(Cpn)病原体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冠心病组)及55例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使用低渗溶血法制备PBMC,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Cpn包涵体,巢式PCR(nPCR)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肺炎衣原体DNA。结果:150例冠心病患者Cpn包涵体阳性20例,阳性率13.3%,55例对照组中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1.8%,CpnDNA两组间阳性率分别32.7%(49/150)及1.8%(1/5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包涵体及DNA检测的阳性率明显增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6.2、8.3,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3·52~194·98,1·09~63·46)。结论:Cpn病原体阳性反映患者体内存在Cpn感染状态,包涵体与DNA检测两者间具有一致的阳性检出,但包涵体检测更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并能够用于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基因修饰性肿瘤疫苗研究的质粒载体。方法: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并构建含有一个mGM-CSF基因和一个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GM质粒,经EcoR I及BamH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通过脂质体法转染LA795肺癌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中EGFP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mGM-CSF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GM,用脂质体法转染LA795肺癌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和ELISA法检测,可见细胞内有EGFP及mGM-CSF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GM,并在LA795肺癌细胞中表达,为研究GM-CSF对肿瘤的生物学作用以及GM-CSF在基因修饰性肿瘤疫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