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7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528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641篇
内科学   987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336篇
特种医学   583篇
外科学   499篇
综合类   733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259篇
  1篇
中国医学   405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极低频电磁场与儿童白血病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极低频电磁场与儿童白血病的关联程度.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8篇关于极低频电磁场与儿童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再分析.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总OR值.结果 极低频电磁场与儿童白血病之间总OR值为1.58,95%可信区间(95%CI)为1.24~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P<0.01).结论 极低频电磁场与儿童白血病具有高度联系,是儿童白血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EMP)对兔眼晶状体的损伤作用.方法6×104V/m场强的EMP重复照射青紫蓝兔5次,于照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光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兔眼晶状体辐射损伤进行检测.结果EMP辐射后30 d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数目减少,胞核深染、固缩,AgNOR和DNA含量下降.照后90d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AgNOR和DNA含量升高,晶状体后囊水肿、空泡形成,白内障发生.结论高场强EMP辐射可导致晶状体损伤及白内障发生,辐射引起上皮细胞增殖异常是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1.8 GHz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RF EMF)对大鼠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射频电磁场反应基因。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细胞至第13天,将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辐照组)和对照组(假辐照组)。实验组使用217 HZ调制的1.8 GHz射频电磁场,SAR为2 W/kg,间断辐照24 h(5 min开/10 min关);对照组置于同样的波导腔中,但不输入射频信号,进行假辐照。辐照后即刻抽提两组细胞的总RNA,然后用Rat Neurobiology U34 array基因芯片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找到可能的RF EMF反应候选基因。利用核糖核酸酶保护分析(RPA)法对功能相对明确、表达丰度和表达相对比值较高的变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Rat Neurobiology U34 array 1 200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34个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确定上调基因微管结合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为候选基因,经RPA方法验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2作为神经细胞特有的骨架蛋白,它的表达和功能的调控对于神经细胞维持正常细胞骨架和功能十分重要。1.8 GHz射频辐照可以引起大鼠神经细胞Map2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74.
Objective: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cur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By us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golden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HD, 21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oth CHD group (n=121) and non-CHD group (n = 97). All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PWV test. The efficacy of PWV of each artery segments in the diagnosis of CHD was evaluated by ROC curv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golden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HD. Results:The PWV of right carotid to femoral artery (Rc-f), left carotid to femoral artery (Lc-f), right radial to carotid artery (Rc-r), left radial to carotid artery (Lc-r) in C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CHD group (9. 31±1. 75 vs 7.60±1.59, P<0. 01; 9. 02±1.71 vs 7. 52±1.50, P<0. 01; 8. 69±1. 37 vs 8. 00±1. 27, P<0. 01; 8.52±1. 03 vs 8. 03±1. 2, P<0. 0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PWV of both right and left femoral to ankle artery (Rf-a and Lf-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then compared 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each ROC(AUCROC) of PWV of Rc-f, Lc-f Rc-r and Lc-r to evaluate their diagnostic efficacy for CHD. We found that AUCROC of Rc-f PWV was the biggest (AUCROC = 0. 818), at the peak point of its ROC curve, the PWV was 8. 32 m/s. PWV>8. 32 m/s of Rc-f could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CHD with a sensitivity of 79% and specificity of 77%. Conclusion: The PWV of Rc-f, Lc-f, Rc-r, Lc-r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D group than that in non-CHD group, and PWV of Rc-f is the most accu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CHD. The PWV>8. 32 m/s of RC-F is a valuable predictor of CHD.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测定头孢哌酮钠经超声电导透皮给药与静脉给药后人的血药浓度,以佐证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方法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优势。方法以等剂量头孢哌酮钠分别静脉给药及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后,分3个时间段检测人血药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给药方式比较,血药浓度差别显著,但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后的血药浓度衰减速率慢。结论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能大幅度降低血药浓度,减低了药物“首过效应”,减缓了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在临床应用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陡脉冲电场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分析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卵巢癌荷瘤裸鼠模型,设对照组和陡脉冲治疗组,记录治疗后21天各荷瘤裸鼠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光、电镜观察陡脉冲对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陡脉冲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与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陡脉冲对肿瘤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治疗靶区内见广泛的凝固性坏死、血栓形成,电镜下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结论:陡脉冲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细胞凋亡和血栓形成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从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3方面证实电磁场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脉象理论与人体循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此项研究希望利用工程学的方法,在中医与西医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设计对拟动脉血管进行显微放大摄影,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了血管脉动曲线,以此图线与同样条件下的脉象图进行比较,得到了很好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换拟动脉血管的材质,来模拟血管粘弹性发生变化,这样得到的脉象图与原脉象图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弹性腔理论从理论上给予解释,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79.
本仪器利用光电传感器获取脉搏信号,经GL324模块实现信号的放大和整形,由单片机完成周期的测定并换算为每分钟脉搏数,再送液晶显示模块显示。低功耗和微型化设计,实现了脉搏测量便携化。  相似文献   
8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云  周建英 《浙江医学》2006,28(3):175-17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治疗价值。方法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中重度OSAHS患者115例,其中65例接受综合干预治疗6个月为对照组,50例在综合干预治疗的同时接受nCPAP治疗为实验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SpO2)、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胰岛素值,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前实验组ISI为-4.75±0.44,对照组为-4.78±0.3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21,P>0.05);治疗后实验组(-4.19±028)较对照组(-4.52±0.47)明显升高(t=4.408,P<0.001)。两组ISI与BMI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451,P<0.01;r=-0.422,P<0.01),ISI与AHI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866,P<0.001;r=-0.829,P<0.001),ISI与miniSpO2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771,P<0.001;r=0.809;P<0.001)。结论nCPAP能明显改善OSAHS患者的IR。MBI、AHI和miniSpO2可能是nCPAP治疗OSAHS患者IR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