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9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88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594篇
内科学   41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104篇
预防医学   32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29篇
  17篇
中国医学   460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吴国豪  吴肇汉 《外科》1997,2(3):141-143
目的:客观评价恶性肿瘤病人机体能量代谢状况。方法:采用床旁开放式间接测热法对我院外科226例住院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expandituer,REE)测定,同时与293例同期非肿瘤住院病人的REE测定值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病人REE测定值平均为1186±274kcal/d(4958±1032kj/d);对照组病人REE平均为1155±203kcal/d(  相似文献   
42.
应用离体脑片技术及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方法,研究辽宁产东亚钳蝎毒及某些活性物质对海马CA1区痛敏神经元的影响,以了解蝎毒的作用机制,在海马CA1区记录到细胞内放电54个单位,其静息电位平均值为45±5mV,当给予海马伞入口处一定强度刺激时,在海马CA1区记录到细胞内放电,向海马脑片灌注蝎毒液时,CA1区细胞内放电受抑制,说明蝎毒液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3.
培养Wistar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向培养基中加入黄芪皂甙500μg·mL-1使搏动的心肌细胞群落数目增多;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增高,波幅、波宽、超射、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最大除极速度等各项参数减小;心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减小10mV。洗脱后恢复。以上结果表明黄芪皂甙能抑制Na-K-ATP酶。  相似文献   
44.
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常用方法,但缺乏特异性,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心电图ST-T异常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为了解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我院1998年8月-2002年4月对54例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住院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4例女性患者,年龄34~74岁,平均(52.5±15.0)岁。均存在静息心电图异常(指静息状态下心电图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  相似文献   
45.
胶态果胶酸铋三联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胶态果胶酸铋(CBP)合并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73例,并与用胶态次枸椽酸铋(CBS)合并阿莫西林+甲硝唑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共73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疗程2周,旨在探讨各组HP的根除率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结果表明,CP及CBS两组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分别为83.56%(61/73)和76.71%(56/73);CBP组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及有  相似文献   
46.
罂粟霜霉病树状霜霉 Peronospora arborescensde Bary一直严重威胁着罂粟的生产。植物病害的防治 ,总是要从病害循环的某一环节入手。而对于既有初侵染又有再侵染的罂粟霜霉病来说 ,初侵染来源及越冬菌态问题成了防治的关键所在。为此 ,作者于1 995 - 1 997年对罂粟霜霉病的初侵染来源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 :1 995— 1 997年连续 3年从种植区 1分别采集系统型病株的根、茎、叶片、花瓣、果壳、萼片、种子和非系统型病株的显症叶片 [1] 。检查叶片时 ,材料取自病斑处及与病部相邻的健部。1 .2 方法 :对根、茎、萼片、果…  相似文献   
47.
48.
4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静息痛,皮肤慢性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病人数的49.5%[1]。因此,应早期给予重视和干预,积极进行足部护理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现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多模态超声(multimodal ultrasound, MMU)影响因素,构建基于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的风险分层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683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分为前循环卒中组(n=301)和非前循环卒中组(n=382)。收集患者颈动脉斑块的MMU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与风险分层。结果 前循环卒中组和非前循环卒中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饮酒史、吸烟史、脑梗死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同型半胱氨酸(h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