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50篇
  免费   3802篇
  国内免费   3194篇
耳鼻咽喉   368篇
儿科学   911篇
妇产科学   381篇
基础医学   3400篇
口腔科学   379篇
临床医学   6633篇
内科学   4882篇
皮肤病学   1299篇
神经病学   1277篇
特种医学   12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2396篇
综合类   15013篇
预防医学   4594篇
眼科学   761篇
药学   8423篇
  56篇
中国医学   5441篇
肿瘤学   2085篇
  2024年   553篇
  2023年   1909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999篇
  2020年   1875篇
  2019年   1956篇
  2018年   1058篇
  2017年   1623篇
  2016年   1802篇
  2015年   1976篇
  2014年   2606篇
  2013年   2525篇
  2012年   3314篇
  2011年   3658篇
  2010年   3391篇
  2009年   3116篇
  2008年   3098篇
  2007年   2714篇
  2006年   2680篇
  2005年   2552篇
  2004年   2079篇
  2003年   1925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444篇
  2000年   1011篇
  1999年   839篇
  1998年   712篇
  1997年   672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74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277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生素A酸(ATRA)对体外培养小鼠囊胚中内细胞群(ICM)和滋养层(TE)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获取妊娠3.5d小鼠囊胚,分别培养在含0μmol/l、1μmol/l和10μmol/l的ATRA的M199培养基中24h,用带有荧光(FITC)标记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法,观察ATRA对小鼠囊胚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ATRA可诱导囊胚细胞凋亡,并增强小鼠囊胚Fas蛋白表达。结论:维生素A酸对小鼠胚胎的发育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细胞色素P4501A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色素P450酶系参与生物体内许多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其中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广泛存在于多种肝外组织,参与了多种前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活化代谢过程,并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本文综述了CYP1A1在体内的分布、诱导和抑制,遗传多态性及癌症易感性,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3.
Leber先天性黑蒙(LCA)是导致婴幼儿先天性盲的严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近年发现,数种与LCA相关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GUCY2D、RPE65、CRX、AIPL1、RPGRIP1和CRB1,其功能涉及视网膜光电信号的传导、维生素A在视网膜的代谢、光感受器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发育、蛋白的转运和分布等。针对RPE65的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是未来LCA临床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本就当前LCA的致病基因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1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华南、东南亚地区高发,在我国又称为“广东瘤”。鼻咽癌是多因素引起的,致病具有多阶段、多步骤的特征,研究也涉及多基因。RAS区域相关家族基因,尤其是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基因)是最近新研究的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肿瘤的组织中表达,被认为是鼻咽癌候选抑制基因之一。研究表明,它的不表达可以由基因的突变与缺失引起,但主要机制是启动子区CpG岛特异性高甲基化。目前国内已有相关报道,现就RASSF1A基因与鼻咽癌的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痤疮是青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重度痤疮常因面部出现较多炎性皮疹、囊肿、结节而使容貌受损,极大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满意。2000年以来,笔者应用口服异维A酸联合白花蛇舌草针肌肉注射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据Medscape.com 4月7日报道(原载J Infect Dis2006;193,860-871),给予产后HIV(+)的女性和其新生儿单—大剂量的维生素A虽不能减少病毒的母婴传播(MTCT),但能改善6周大HIV(+)的婴儿的存活率。但是,对于母乳喂养的HIV(-)的新生儿来说,无论母体还是婴儿体内有大量的维生素A都可能使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7.
虾营养极为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不失为食用的营养佳品,对健康极有裨益;对身体虚弱从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也是极好的食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8.
MMP-2、TIMP-2与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娟  张煦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6):650-651,66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型抑制剂(TIMP-2)在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碱烧伤大鼠角膜建立CNV模型,摘除角膜作病理切片,多形核白细胞(PMN)记数;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TIMP-2的表达。结果:烧伤后1d角膜缘PMN开始增多,到CNV7d组PMN增加最明显,此后逐渐减少;免疫组化显示:MMP-2在CNV中阳性表达逐渐增加,于7d表达最明显,此后随炎性细胞的减少而减弱,21d后几乎无表达;TIMP-2则于早期变化不明显,7d表达开始升高,14d达高峰。结论:烧伤后CNV形成早期,MMP-2活性增高,继而TIMP-2表达增加,使MMP-2活性受抑,基底膜降解受阻,新生血管延伸停滞;CNV形成中,MMP-2的表达增加,并与角膜的炎性反应程度一致,PMN浸润可能是CNV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观察超声电丛刺头穴丛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法:①选择2003-01/2005-06在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男160例,女101例。均为首次患病,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丛刺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30例。②丛刺治疗组:采用超声电丛刺治疗仪于头部电丛刺顶区(运动区),以100~200Hz疏密波电针通过6~8h,1次/d,1个疗程30次。对照组: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药物同等治疗。丛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干预30d。两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恢复,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③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测定脂蛋白(a)水平。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检测体感诱发电位。④计数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丛刺治疗组131例中:基本恢复31例,显著进步80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6%(126/131);对照组130例:基本恢复14例,显著进步68例,进步12例,总有效率为72%(96/130);丛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丛刺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血栓素A2、D-二聚体和脂蛋白(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丛刺治疗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波潜伏期与传导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超声电丛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