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0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8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初始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3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透析的3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尿酸是否升高分为尿酸升高组和尿酸正常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①共30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178例(57.6%),女性131例(42.4%)。其中,158例(51.1%)患者尿酸升高,151例(48.9%)患者尿酸正常。与尿酸正常组比较,尿酸升高组透析龄更长,但年龄、二氧化碳结合力较低,尿素、前白蛋白较高(均P<0.05)。②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尿酸与透析龄、尿素、肌酐、甘油三酯、血磷和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年龄、直接胆红素、eGFR、高密度脂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呈负相关均(均P<0.05)。③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较女性患者尿酸风险降低(OR=0.086)。随着年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尿酸的风险减少,但随着前白蛋白和尿素的升高,尿酸风险增加(均P<0.05)。④全因死亡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提示,尿酸升高组患者生存时间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 前白蛋白和尿素是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高尿酸可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2.
53.
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6年9月住院患者呼吸道分离的131株念珠菌菌株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道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老年患者是念珠菌感染的易感人群.药敏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耐药率最低.结论 积极加强念珠菌相关易感因素的控制及耐药监测,对减少呼吸道念珠菌感染及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白质网络结构的改变,为预测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病程为5~20年的T2DM患者30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s)志愿者25例,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所有被试者均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头颅DTI检查。采用图形理论分析方法,分析T2DM患者大脑白质结构网络与健康对照(HCs)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偏相关系数计算T2DM患者组脑结构网络的相关特征性参数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组“小世界属性”(σ)全局及局部脑结构网络特性参数与健康对照(H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7,P<0.05);T2DM患者组在包括双侧眶部额上回(ORBsup.L,ORBsup.R)、双侧背外侧额上回(SFGdor.L,SFGdor.R)、左侧内侧额上回(SFGMed.L)、左侧额中回(MFG.L)、左侧中央前回(PreCG.L)、左侧嗅皮质(OLF.L)、左侧尾状核(CAU.L)、左侧脑岛(INS.L)等区域的脑结构网络连接较健康对照(HC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T2DM患者组左侧额中回(MFG.L)的局部效率(Eloc)值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呈负相关(P<0.05,r=-0.433)。结论:T2DM患者大脑白质网络结构较正常组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海马sortilin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认知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 24只成年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NS)和实验组(STZ)。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认知损伤动物模型,注射后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改变,注射后第8周采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ortilin免疫阳性产物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sortilin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NS组相比,STZ组小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P<0.01);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中新事物辨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海马区sortilin的免疫阳性产物(P<0.05)、蛋白(P<0.01)以及mRNA(P<0.05)表达均显著下调;海马区BDNF mRNA(P<0.01)及蛋白(P<0.05)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认知损伤可能与海马sortilin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藤黄酸(G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藤黄酸、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IKK16)和阳性对照药物5-氟尿嘧啶作用人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KKα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藤黄酸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活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9 μmol/L,但对GES-1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5-氟尿嘧啶对GES-1和SGC-790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 分别为7.36 μmol/L和199.57 μmol/L。低剂量藤黄酸或IKK16可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下调MMP-2、MMP-9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抑制IKKα和p65蛋白磷酸化,并且两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强。 结论 低剂量藤黄酸可在体外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KKα/p65信号通路,继而下调MMP-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Magic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进钉点、方向与固定范围。方法 应用Mimics19.0软件对100例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髋臼后柱置入虚拟Magic螺钉,确定螺钉进钉点、方向、长度、直径和安全范围。对有Magic虚拟螺钉固定的髋臼后柱进行截骨并建立模型,应用Geomagic Wrap 2017软件测量该螺钉通道的解剖参数。结果 Magic螺钉骨面进钉点男性位于髂前下棘向后(33.37±5.53)mm及髋臼顶头侧(13.40±3.70)mm;女性分别为(33.97±5.46)mm及(9.01±3.86)mm。男性螺钉后倾 (57.40±6.57)°,内倾(52.09±5.65)°,与髂骨翼的夹角为(15.21±3.42)°;女性为后倾(55.64±8.01)°,内倾(51.55±5.58)°,与髂骨翼夹角(9.85±3.68)°。男性螺钉最大直径为(6.97±0.98)mm,女性为(6.39±0.85)mm;男性螺钉长度为(76.73±9.20)mm,女性为(63.64±8.37)mm。男性直径5.5 mm螺钉后倾和内倾安全范围分别为(7.19±3.30)°和(9.41±3.95)°,女性直径5.2 mm螺钉后倾和内倾安全范围分别为(8.37±2.82)°和(10.32±3.93)°。在螺钉方向上,男性螺钉固定后柱的范围长度为(56.87±7.60)mm,20/50的标本螺钉可固定的骨折位于髋臼顶上,女性螺钉固定范围长度为(41.71±7.97)mm,8/50的标本螺钉可固定的骨折位于髋臼顶上。结论 经皮Magic螺钉是手术难度较大的后柱骨折微创固定方式,可固定位于后柱中上段的骨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经超声明确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328例,行空气灌肠诊断(压力4~6 kPa)和整复(压力7~14 kPa),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时间、套头所在部位、使用解痉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空气灌肠整复成功306例,成功率93%,其中68例为二次整复。整复率与肠套叠发病时间、患儿全身情况及肠套叠的病理类型、整复压力的掌握及解痉药物的适时选用有关。结论 采用适当的操作方法,利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60.
张宁    平其能 《中国新药杂志》2007,19(11):921-925
为配合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有效借鉴国际上仿制药的审批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仿制药注册审批管理亟需建立的配套制度,并对建立的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