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5篇
  免费   2845篇
  国内免费   1381篇
耳鼻咽喉   203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155篇
基础医学   1854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3670篇
内科学   1776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515篇
特种医学   35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2042篇
综合类   7817篇
预防医学   4780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3187篇
  44篇
中国医学   3137篇
肿瘤学   1302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946篇
  2022年   809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852篇
  2019年   753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907篇
  2014年   1427篇
  2013年   1382篇
  2012年   1674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501篇
  2009年   1489篇
  2008年   2068篇
  2007年   1704篇
  2006年   1451篇
  2005年   1819篇
  2004年   1428篇
  2003年   1283篇
  2002年   1174篇
  2001年   994篇
  2000年   829篇
  1999年   774篇
  1998年   622篇
  1997年   621篇
  1996年   630篇
  1995年   547篇
  1994年   474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49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重组可溶性PD-1免疫抑制性受体增强抗小鼠H22肝癌的免疫效应;人肝癌原发性耐药细胞亚系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及肝癌细胞生长的研究;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4、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研究;erbB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板蓝根组酸对耐药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耐药逆转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并比较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及GABAb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在大鼠不同脑区的镇痛作用。方法实验分侧脑室、室旁核和海马三组 ,每组又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蝇蕈醇组及氯苯氨丁酸组 ,分别经侧脑室、海马和室旁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或药物 ( 1× 1 0 - 3 mol·L- 1,1 μl) ,在大鼠甩尾测痛模型上”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微量注射蝇蕈醇和氯苯氨丁酸在不同脑区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的痛阈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P <0 .0 5或P <0 .0 1或P <0 .0 0 1 ) ,虽然蝇蕈醇与氯苯氨丁酸在侧脑室和室旁核的镇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氯苯氨丁酸在海马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蝇蕈醇(P <0 .0 0 1 )。比较药物在不同脑区的镇痛作用发现 ,氯苯氨丁酸在海马和室旁核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区别 ,但均强于侧脑室 ;而蝇蕈醇在室旁核最强 ,其次为海马、侧脑室。结论经侧脑室、海马或室旁核微量注射蝇蕈醇或氯苯氨丁酸均能降低大鼠对痛的感受性。氯苯氨丁酸在海马和室旁核可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 ,而蝇蕈醇在室旁核镇痛作用较明显 ,其次为海马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影响镰旁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1年8月经治的12例镰旁大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经过。结果:12例肿瘤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随访预后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镰旁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应充分利用影像学资料及病人出现的阳性体征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全部切除肿瘤,同时注重脑功能区及重要血管的保护、瘤基底部大脑镰的切除及周边组织的电灼处理。  相似文献   
45.
<正> 笔者回顾性分析28例经房间隔穿刺(TS)导入射频消融标测导管,消融左侧游离壁旁道,认为TS途径射频消融左侧游离壁旁道的临床应用肯定、安全、有效。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2001年8月射频消融左侧游离壁旁道419例,其中28例TS途径标测与消融。28例中男18例,女10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骨肉瘤与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 ,探讨其生物学与抗肿瘤特性 .方法 以 50 0 g· L-1 聚乙二醇为融合剂 ,将 C3 h小鼠来源的 HGRPT基因缺陷型 LM9骨肉瘤细胞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 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 ,再观察该融合瘤株的体内外生长特性 ,对小鼠的致瘤性以及抗肿瘤活性 .结果 该融合瘤株体外生长缓慢 ,对 C3 h小鼠无致瘤性 ,杂交瘤细胞细胞表达B7(70 .6% ) H- 2 Kb (53.4% ) ,融合疫苗保护的小鼠可获 1 0 0 %无瘤生存 (8/ 8)而 LM9和射线照射后的 L M9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0 / 8) ,皮下接种融合疫苗治疗的荷瘤小鼠可获得80 %无瘤生存 .结论 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骨肉瘤细胞可能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对小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说明了细胞融合方法构建的肿瘤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胸椎旁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旁间隙阻滞可产生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并发症少,应激反应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开胸术后镇痛、乳腺手术等。  相似文献   
48.
有害亚历山大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50.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气道三维重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条件下中央气道三维重建图像的差别,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中央气道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32例病例行低剂量(50mAs)平扫及常规剂量(195mAs)平扫(1例)及增强扫描(31例),将两组原始数据分别普通算法及高分辨算法重叠重建出4组横断面图像,并进行气道SSD及VR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4组图像的质量、支气管显示情况、支气管病变检出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图像质量:两组剂量间SSD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高分辨重建图像质量≥普通算法重建图像质量;VR图像质量两种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高分辨算法图像质量≥标准算法重建图像质量。②支气管显示:两名医生评价结果均表明对段以上支气管显示方面无论SSD图像还是VR图像,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组以及两种算法图像之间均无明显差异。③病变检出:无论SSD还是VR图像4组图像对支气管病变的检出无差异。④剂量差别:低剂量扫描比常规剂量扫描辐射剂量大大降低(13.6~3.6mGy)。结论: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低剂量薄层扫描气道三维重建图像质量、对中央气道显示及病变检出都无明显差异,而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却大大降低,因此低剂量薄层扫描气道三维重建可以代替常规剂量重建图像应用于临床气道病变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