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04篇
  免费   2369篇
  国内免费   3206篇
耳鼻咽喉   231篇
儿科学   384篇
妇产科学   337篇
基础医学   3759篇
口腔科学   1525篇
临床医学   5708篇
内科学   3338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1099篇
特种医学   9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3207篇
综合类   10887篇
预防医学   1493篇
眼科学   429篇
药学   3592篇
  47篇
中国医学   1948篇
肿瘤学   2637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067篇
  2022年   943篇
  2021年   1104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981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944篇
  2016年   1237篇
  2015年   1355篇
  2014年   2011篇
  2013年   2048篇
  2012年   2519篇
  2011年   3053篇
  2010年   2722篇
  2009年   2600篇
  2008年   2963篇
  2007年   2535篇
  2006年   1998篇
  2005年   2315篇
  2004年   1838篇
  2003年   1312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中成药》2007,29(12):1730-1730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在建所20周年之际透露:继在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凋亡靶向治疗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另一种白血病类型——M2型白血病基础研究和诱导分化治疗也获得了重要的新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并进入药物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3.
作者研究了橙皮苷(HES)对LPS诱导的和感染诱导的致死性休克及TNF—α生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4.
乳剂依托咪酯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应用乳剂依托咪酯,观察其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循环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80例,心功能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0例:Ⅰ组(水剂组) :水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Ⅱ组(乳剂组) :乳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记录麻醉前、注射依托咪酯前、后,气管插管后1min和3min时段的各监测参数。观察不自主肌肉颤动,注射疼痛感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结果 显示两种剂型的依托咪酯各时间点的SBP、DBP、MAP、HR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在注射依托咪酯后SBP、DBP、MAP、HR轻度下降,但与注射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不自主肌肉运动Ⅰ组8例、Ⅱ组6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静脉注射处疼痛Ⅰ组14例、Ⅱ组1例,两组间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乳剂依托咪酯具有麻醉诱导平稳,心血管影响轻微,副作用少在应用上优于水剂依托咪酯,可用于高龄及心脏功能受损害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65.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及循环功能的干预作用,进一步优化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用药。  相似文献   
6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问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Hs,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在细胞替代治疗及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骨髓、胎儿、外周血及脐带血来源的MSCs都有其自身的劣势,而人脐带来源的MSCs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来源广泛、采集方便、无伦理法律限制、扩增迅速、免疫原性低、支持造血、多向分化等,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调肝颗粒剂对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调肝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即观察组)和甘利欣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灌服调肝颗粒剂3g/kg、1.5g/kg、0.75g/kg,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灌服甘利欣0.5mg/kg,每日1次.给药3天后,用CCL4肝损伤法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用药45天后测定血清AST、ALT、ALB、GL0含量,并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状况,计算光镜下的肝损伤指数.结果 用药预防后:观察组AST、ALT含量比模型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甘利欣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观察,观察组的肝损伤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与甘利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的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组胞浆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轻度肿胀,或可见嵴断裂现象,比模型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其减轻的程度与甘利欣对照组相近.结论 调肝颗粒剂能降低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模型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的病理状况.  相似文献   
68.
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作为一种诱导分化剂,对90%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有效.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黏膜干燥、头痛、消化道不适、高脂血症等.阴囊部溃疡的发生临床罕见.本科收治2例ATRA治疗APL过程中并发阴囊部溃疡即Sweet综合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吸收和恢复快及刺激性小等优点。本研究对小儿使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并与异氟醚吸入诱导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76例,年龄1~13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七氟醚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6.3±2.2)岁,体重(20.8±7.4)kg。异氟醚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7.0±2.6)岁,体重(23.6±8.7)kg。麻醉方法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常规禁食6~8h。使用德国Drager公司Fabius Aeomed Vaporizer Vp300定量挥发器提供的七氟醚(凯特力,江苏恒…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