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78篇
临床医学   1099篇
内科学   63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96篇
综合类   2313篇
预防医学   40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97篇
  7篇
中国医学   36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腹腔药物灌洗法治疗自发性腹膜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坚  张进 《中原医刊》2001,28(2):31-31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指没有胃肠穿孔等感染而发的腹膜急性弥漫细菌性炎症,是肝硬化腹水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30%,年发生率10%,再次累积可达50%[1],肝硬化并发 SBP预后差,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我院自1997~2000年1月采用腹腔药物灌洗治疗SBP3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系1997~200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SBP患者。治疗组32例,乙肝性肝硬化28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布加氏综合征致肝硬化1例。男26例,女6例,年龄27~66岁,平…  相似文献   
102.
急性淋菌性腹膜炎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李益中  周界志 《四川医学》2001,22(8):F003-F003
自 1991年 8月~ 1999年 8月我院共收治急性淋菌性腹膜炎 4 8例 ,本文对如何降低误诊率及选择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17~ 4 0岁 ,平均 2 7.3岁。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腹痛 ,其中单侧或双侧下腹痛 30例 (6 2 .5% ) ,转移性右下腹痛随后全下腹痛9例 (18.8% ) ;全腹痛以右下腹为重者 9例 (18.8% )。尿频、尿急、尿痛或尿道口灼痒者 8例 (16 .7% ) ;发热4 5例 (93.8% ) ,超过 38.5℃有 2 9例 (6 0 .4 % ) ;恶心、呕吐 35例 (72 .9% ) ;腹泻 16例 (33.3% ) ;检查全腹压痛反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方法 从腹膜透析患者的换液操作,操作环境,器械消毒,窦道口消毒,外接管理换及专人操作等方面判断是否正规,并对正规和非正规操作情况下的腹腔感染率进行统一处理,结果 O型管组和直管组的外源性感染明显多于内源性,两组正规与非正规操作的腹腔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先进的管道系统并不能取代严格正规的操作程序,无论用何种外接管系统,非正规操作都是腹膜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老年急性穿孔性弥漫性腹膜炎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入腹后首先冲洗腹腔,然后再处理原发灶。这样可减少毒素在手术过程中的进一步吸收,争取时间,抗生素溶液浸泡腹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后腹腔内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早期手术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为了研究细菌性腹膜炎时经腹腔蛋白质丢失的机制,阐明白细胞移行与蛋白质丢失的关系。方法给兔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E.coil)4×106CFU+生理盐水(35ml/kg),做成急性腹膜炎动物模型。通过测定实验6或8h期间腹透液中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PMNs)计数情况以及腹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蛋白质D/P比值)。设立了两个系列的实验系列一,应用氮介(mustine),1.2mg/kg,实验前3天静脉注射,以耗尽循环血中的白细胞;系列二,用单克隆抗体(mAb)60.32mg/kg,实验前5min静脉注射,以阻滞PMNs上的粘附分子CD18,从而抑制PMNs向腹腔移行。同时设立了阳性对照组(即腹膜炎组)及阴性对照组(无腹膜炎组)。结果系列一中mustine降低87%循环血中白细胞及93%循环血中PMNs,此时即使腹腔内注射细菌,白细胞向腹腔的移行及腹腔蛋白质的渗出均较未注射mustine的腹膜炎组明显降低,而与无腹膜炎的正常对照组结果相似。系列二,静脉注射mAb60.3同样也明显降低白细胞及PMNs向腹腔的移行及经腹腔蛋白质的丢失。结论急性细菌性腹膜炎时白细胞向腹腔移行导致了经腹腔蛋白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10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是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源 ,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SBP是慢性肝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在慢性重症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率 70 %以上 ,预后差 ,病死率超过 5 0 % [1 ] 。与重症肝炎发生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等其他并发症 ,在影响预后方面占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位置。所以 ,在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预防SBP的发生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是降低SBP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1 病因和感染途径发生SBP的患者为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 ,常常伴有…  相似文献   
107.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 ,一般常规放置T管引流减压。然而 ,术中T管的安放及术后拔除如处理不当 ,常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我院 1995年~ 1999年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370例 ,其中 19例拔除T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8例 ,女 11例。年龄 2 5岁~ 76岁 ,平均年龄 4 5 2岁。本组病例均因胆总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1 2 拔管经过 术后 14天~ 2 5天 ,患者体温正常 ,黄疸消退 ,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 ,胆总管下端通畅 ,夹管 4 8小时无腹痛等不适 ,以 2 0ml针筒抽吸T管 ,保持…  相似文献   
108.
化脓性腹膜炎可由多种疾病所致 ,起病急 ,病情重 ,若处理不当 ,会危及生命。我院自 1997年 5月~ 1999年 8月共收治腹部外科疾病患者 116例 ,其中化脓性腹膜炎 5 4例 ,现仅将化脓性腹膜炎的抗生素选择及治疗部分作分析回顾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 5 4例患者中 ,男 31例 ,女 2 3例。年龄9~ 81岁 ,平均年龄 39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 5例 ,胃、十二指肠穿孔 14例 ,肠坏死穿孔 6例 ,原发性腹膜炎3例 ,宫外孕破裂 2例 ,急性胆囊炎 1例 ,脾破裂伤 1例 ,急性胰腺炎 1例 ,大网膜坏死 1例。其中手术 5 2例。就诊最短时间 5…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 ,60岁 ,于 1 0d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全腹持续性胀痛 ,伴有恶心。呕吐一次 ,呕吐物为骨内容物。查 :神清 ,精神欠佳 ,纳差 ,小便赤 ,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 ,腹隆 ,肝脾未及 ,全腹压痛阳性 ,无反跳痛。B超示 :( 1 )腹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 2 )脾周积液待查。CT示 :( 1 )小网膜及脾脏、被膜下积液 ;( 2 )胆总管扩张 ,下段阳性结石。行X线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 :前后位见胃向右下方移位 ,胃底及胃体中上部可见纵带状育盈缺损 ,侧位片于胃底及胃体大弯侧可见不规则弓形压迹 ,其范围约 1 8 0cm ,充盈缺损及压迹形态随体位变化而改…  相似文献   
110.
经肛门性享乐不但可发生性传染病,如淋病、梅毒、软下疳,甚至艾滋病,也可以导致急腹症,曾遇 2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 1,男, 43岁,夫妻分居。因腹部持续性痛 6小时于 1995年 11月 24日急诊入院。检查:无发热,痛苦病容,腹平,无胃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左下腹明显,可疑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腹穿抽出混浊黄色液体。腹部透视未见异常。拟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左侧结肠癌并穿孔 ?急诊剖 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一只茄子,长约 10cm,粗约 3cm,腹腔内黄色混浊液体约 200ml,直肠近端前壁有约 3cm裂口,其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