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2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5篇
内科学   34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1199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044篇
  6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保健与生活》2013,(5):59-59
请问,青光眼患者为何不宜服晕车药?吉林通化柳楠春天去踏青,有些人常坐上汽车后没多久就觉得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或者上腹部饱胀不适。为了防止旅途晕车,很多人外出前吃一片晕车药,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头晕及伴随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可是青光眼患者却不宜使用晕车药。晕车药多属于抗胆碱药,抗胆碱类药物对大脑皮质有抑制作用,可阻止眩晕和呕吐,起到防止晕车的作用。不过抗胆碱药也会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加速心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胃肠道平滑肌,青光眼患者一旦服用,极有可能诱发青光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卡巴胆碱联合胸腺素治疗对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ODS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CD14+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和淋巴细胞凋亡率,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HLA-DR水平、淋巴细胞凋亡率和临床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卡巴胆碱组和胸腺素组HLA-DR水平、淋巴细胞凋亡率和临床指标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可以增强MODS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维库溴铵与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比较.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维库溴铵组);对照组(琥珀胆碱组).两组均常规根据公斤体重用药.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的声门显露情况;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插管时,两组病人声门显露均充分,无声带活动,能提供良好插管条件,顺利完成气管插管.两组病人注射肌松药前后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维库溴铵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维持肌松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利用穹隆-海马伞切断模拟制作大鼠痴呆模型,观察天A1中药对模型大鼠脑内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ChAT)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天A1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切断双侧穹隆-海马伞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中药煎剂灌胃,对照组不切断海马伞并正常喂养。4周后灌注固定动物,显微镜下进行海马CA1区、皮质、杏仁核、Meynert核ChAT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观察天A1中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皮质、杏仁核、Meynert核各区ChAT犤(6.76±2.51),(3.96±0.86),(2.36±1.23),(4.88±4.92)个犦和BDNF犤(4.3±0.99,8.3±0.28),(6.4±4.51),(6.6±4.51)个犦阳性神经元数均显著减少(P均<0.01);天A1治疗组大鼠脑内各区ChAT阳性细胞数为(34.76±5.56),(50.96±7.55),(24.92±1.92),(29.36±12.27)个和BDNF(46.8±5.54),(57.6±6.32),(51.4±7.96),(49.3±7.47)个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著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天A1中药制剂对穹隆-海马伞切断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激活B  相似文献   
995.
背景:现代医学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三七总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已引起重视和关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功效的三七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大脑胆碱能神经病理损害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试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6/2005-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15月龄老年鼠75只,3月龄青年鼠15只。方法:实验于2003-06/2005-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15月龄老年鼠75只,3月龄青年鼠15只。设3月龄15只为青年对照组。于15月龄75只中随机抽取15只作为老年对照组。对其余60只大鼠进行造模。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损伤合并鹅膏蕈氨酸损毁双侧大脑Meynert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均在相同条件下以生理盐水作平行对照。②2周后将存活的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每组12只。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00和100mg/kg灌胃三七总皂苷(云南玉溪维和制药厂生产),1次/d;石杉碱甲组按0.3m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模型组、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③给药结束后行大脑组织病理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切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免疫反应活性及阳性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应用IBAS图像分析系统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神经元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测定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和平均吸光度(A值);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计算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数目。④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计量资料间差异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三七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分布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影响。结果:老年大鼠75只和青年大鼠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青年对照组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神经元最多,免疫阳性物质染色最深;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石杉碱甲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其他各组的神经元小,且数目明显减少,胞体的轴突及树突变短。②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数:模型组明显少于其他各组(P<0.05),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模型组明显少于老年对照组(P<0.05),石杉碱甲组、模型组明显少于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P<0.05),青年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A值:变化与各组免疫阳性细胞数变化基本相同。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明显小于青年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和修复受损神经元而提高细胞存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从而保护和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发挥抗老化、抗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可逆性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智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并观察头颅多层面螺旋CT和脑电图结果与临床症状的符合情况。方法:选择2001-07/2003-08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多奈哌齐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多奈哌齐组加用多奈哌齐5mg/d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0d。治疗前后应用头颅多层面螺旋CT评估脑皮质萎缩情况(正常人脑沟测量值≥42mm);应用脑电图评估神经细胞功能的改变以及代谢衰退情况;应用13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13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估智能状态。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111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多奈哌齐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52&;#177;1.38,31.76&;#177;1.75,P〈0.05)。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多奈哌齐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87&;#177;1.62,21.98&;#177;1.75,t=2.96,P〈0.05),且在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和语言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③脑沟测量值: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多奈哌齐组在数值上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49&;#177;1.06),(38.16&;#177;0.55)mm,P〉0.05]。④脑电图结果:治疗后多奈哌齐组平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9.89&;#177;16.98)%,(27.78&;#177;4.02)%,t=4.50,P〈0.01]。结论: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均表现为皮质萎缩,以经头颅多层面螺旋CT脑沟测量值〈42mm定量反映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基础和程度,与临床症状相符合。②多奈哌齐可改善患者的智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治疗后多层面螺旋CT检测脑沟测量值变化不明显,可能是2个月的治疗时间为期太短,尚未发生形态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7.
小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小血管支架治疗细小冠状动脉病变 (≤ 3 0mm)的疗效。方法 选择 4 5例冠心病患者 ,男 35例 ,女 10例 ,年龄 (5 4 2± 10 5 )岁。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以美国GE公司研制的血管造影机 (GEAdvantx)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病变血管直径。小于 3 0mm的病变血管共 5 4支 ,平均血管直径为 (2 0± 0 4 5 )mm ,植入PC涂层 (BiodivYsioSV)支架 5 9个。结果  5 4支病变血管均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支架植入后平均狭窄直径减至 0 %~10 %,无一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随访 (6± 2 4 )个月 ,无一例死亡。 10例于术后(4± 1 2 )个月出现心绞痛复发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8例为支架内再狭窄 ,2例出现其他部位血管病变。结论 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率低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8.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尔茨海默病 (即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disease ,AD)与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aD)是老年期痴呆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痴呆疾病。诊断首先要确定是否有痴呆 ,随后再作出诊断是何种疾病所致痴呆。在老年期痴呆疾病 ,其痴呆含义是指智能活动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到相当水平后 ,因患疾病而出现进行性减退 ,并且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及职业能力。常见的痴呆病因及其表现的症状群见表 1。表 1 痴呆症状群种类   临床表现     迅速进展的痴呆 △ 发病几周或几个月 ,伴头痛、抽搐或运动异常 痴呆合并卒中卒中史伴…  相似文献   
999.
缺血-再灌流时卡巴胆碱对大鼠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流(I/R)时卡巴胆碱(ca)对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阻断Wistar大鼠SMA血量建立I/R模型,并以肠袋内注射卡巴胆碱进行处理.采用病理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肠上皮细胞损伤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细胞TNF-α表达的变化;生化法检测肠组织中DAO含量(nkat/g pro)的变化.结果:I/R Ca组再灌流各时间点肠上皮细胞病理变化较I/R NS组轻(P<0.01);I/R Ca组再灌流各时间点肠袋组织DAO含量较I/R NS组显著增加(0 min:42.01±7.17 vs 18.50±7.83;30 min:44.51±8.00 vs 20.00±5.83;60 min:35.67±7.00 vs 16.34±8.17;120 min:39.00±7.33 vs 21.84±6.67;240 min:53.34±8.17 vs 45.68±6.00;均P<0.01),而I/R Ca组再灌流各时间点肠上皮细胞中呈TNF-α阳性细胞数较I/R NS组明显减少(0 min:204.4±12 vs 246.4±15.6;30 min:198.4±11.2 vs 230.4±14.4;60 min:234.4±12.1 vs 270.4±17.1;120 min:225.4±10.2 vs 260.4±18.5;240 min:196.4±10.8 vs 220.4±18.2;均P<0.01).结论:卡巴胆碱能抑制缺血-再灌流时肠上皮细胞中TNF-α表达,减轻病理损害,对肠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慢性帕金森病(PD)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猴模型纹状体区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的动态变化,探讨1H MRS在PD早期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4只健康成年雄性猕猴,以MPTP(皮下注射,0.1mg·kg1·d1)制备慢性PD全身模型,造模前及其后6周内每周应用GESigna1.5T超导型NV/i磁共振扫描系统,行双侧纹状体区1H MRS采集,观察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和肌酸及磷酸肌酸(Cr),采用随机软件FuncTool4.0对各代谢物含量行半定量分析,计算NAA/Cr和Cho/Cr的变化,并与行为学评分、MPTP累积剂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只猴经MPTP处理后均达到PD诊断标准,平均出现症状时间为(18.3±1.3)d,行为学评分稳定时间为(26.3±1.3)d,MPTP的累积用量为(17.78±0.27)mg。相同时间点双侧纹状体区NAA/Cr和Cho/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PTP后第1周至行为学评分稳定期间,NAA/Cr呈进行性下降,Cho/Cr呈进行性升高,行为学评分稳定后NAA/Cr和Cho/Cr趋于稳定;MPTP处理后第3周NAA/Cr和Cho/C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t=4.77,P<0.05);MPTP累计剂量与NAA/Cr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970,P<0.05);与Cho/Cr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924,P<0.05)。结论1H MRS能够早期发现慢性PDMPTP猴模型纹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