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5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342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79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908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3217篇
内科学   2016篇
皮肤病学   1980篇
神经病学   151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528篇
综合类   5408篇
预防医学   817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1641篇
  13篇
中国医学   1443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1026篇
  2009年   1066篇
  2008年   1069篇
  2007年   1033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979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725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文分析了15例SLE的临床和非放免学检测结果,认为本病临床无特异性症状,但仔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查体是防止误诊的关键。ESR不但是本病诊断标准之一,且是判断激素疗效和病情复发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2.
93.
94.
张雨时 《陕西中医》1995,16(11):505-506
<正> 现代医学确诊红斑狼疮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简称ACRI·F),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有常见而严重的内脏损害,特别是对肾脏损害引起的ACRI·F,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西医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ACRL·F的表现症状,中医认为属于:“红蝴蝶”、“鬼脸疮”,临床表现各异,除有皮肤损害,诸如面部蝶形红斑,各种皮疹,关节症状、高血压外;常合并心系症状,  相似文献   
95.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97.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血管炎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应用PEG-紫外分光定是主Chia氏改良法作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其组分测定。结果:25%的患者ANCA水平升高,31.2%的患者ANCA定性呈最性且多为P-ANCA;ANCA水平与肾脏的受累及疾病活动性无明显关联。CIC水平明显升高且地的受累有关,随病情的缓解而下  相似文献   
98.
2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熊人杰,张梅涧(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主题词红斑狼疮,全身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本文观察了江苏省人民医院】990~199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60例及江苏省中医院同期98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99.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35例临床分析王天民,杨健,孙葵英(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66033)关键词红斑狼疮,心脏病,红斑狼疮性心脏病,病例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了,发...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口腔扁平苔藓(OLP)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免疫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G和纤维蛋白原荧光抗体在上皮基底膜区沉积的阳性率两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胶样小体中出现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病患者的血清抗核抗体阳性率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