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在精氨酸酶作用下,单核细胞白血病 U_(937)细胞及 APL 原代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进行了一些观察。在精氨酸酶500U/L 浓度下培养4天,U_(937)细胞和 APL 原代细胞活细胞密度分别为起始潘细胞密度的65%和62%,同时观察到 U_(937)细胞向成熟单核细胞分化,APL 原代细胞向分叶核粒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42.
采用秘灵王(MLW)灌喂正常Swiss鼠与先天性免疫缺陷裸鼠,观察MLW对两品系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MLW的免疫调节效应。结果表明,MLW可显著促进Swiss鼠T、B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性;促进胸腺细胞与骨髓细胞的自发增殖;促进脾细胞产生IL-1、IL-6的能力(P<0.01)。MLW对裸鼠仅可促进B细胞对GPS的反应性(P<0.05)。裸鼠与Swiss鼠比较,裸鼠B细胞对LPS、GPS的反应性、骨髓细胞自发增殖、血清CIC水平等指标均高于Swiss鼠(0.01<P<0.05),而胸腺细胞自发增殖、血清溶菌酶含量、脾MΦ精氨酸酶水平均低于Swiss鼠(P<0.05)。提示MLW对正常鼠及免疫缺陷鼠有不同的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3.
以豆类蛋白水解液中提取的复合氨基酸为原料,小白鼠为对象,研究复合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及对小鼠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它有调节小鼠体内酶活性的作用。可使SOD、过氧化氢酶和精氨酸酶的活性升高,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食物转化效能及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总量提高。  相似文献   
44.
自1991年美国FDA批准第1个聚乙二醇修饰药物上市以来,聚乙二醇修饰的药物以其安全、长效、低免疫原性及其高稳定性等众多优势引起了新药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人Ⅰ型精氨酸酶作为近年新发现的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蛋白,给肝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及人Ⅰ型精氨酸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严重创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应激后常并发脓毒症,是临床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有约75万脓毒症患者,其中约21.5万患者最终死于脓毒症及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1]。随着病情进展,脓毒症患者常常由全身免疫激活期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外周血精氨酸酶含量的变化,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者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新鲜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精氨酸酶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浆精氨酸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精氨酸酶的含量与溃疡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99,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外周血精氨酸酶含量表达异常,可能在ROU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检测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s)消长的关系,探讨癌症患者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食管癌患者PBMC中的MDSCs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Arg1、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Arg1,IL-6和TNF-α含量。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MDSCs比例及Arg1的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6和TNF-α的mRNA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食管癌患者血浆Arg1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6和TNF-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食管癌患者Arg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与MDSC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Arg1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高表达与MDSCs水平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检测将有助于临床食管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8.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microRNA-17-92簇在肺动脉高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精氨酸酶Ⅱ又参与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微小RNA-17与精氨酸酶Ⅱ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见研究报道。目的:分析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微小RNA-17与精氨酸酶Ⅱ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8代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给予转染微小RNA-17的抑制剂、增强剂、精氨酸酶Ⅱ小干扰RNA等处理,分别在常氧(体积分数21%O2)及低氧(体积分数1%O2)条件下培养。提取RNA和微小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平滑肌细胞中微小RNA-17和精氨酸酶ⅡmRNA的表达,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比较各组细胞中精氨酸酶Ⅱ等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低氧下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微小RNA-17及精氨酸酶Ⅱ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抑制微小RNA-17的表达可阻止低氧诱导的精氨酸酶Ⅱ的表达增加,微小RNA-17的过表达可使精氨酸酶Ⅱ表达上调,精氨酸酶Ⅱ基因敲除后,低氧诱导的微小RNA-17的表达受到抑制。提示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精氨酸酶Ⅱ是微小RNA-17的一个新的靶基因,而且精氨酸酶Ⅱ可以反馈调节微小RNA-17的表达。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检测人类精氨酸酶1(ARG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167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ARG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ARG1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8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ARG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CC中ARG1蛋白表达水平为3.540±3.702,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10.290±2.303;t=-22.421,P=0.000).ARG1表达与HCC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微血管侵犯、术前甲胎蛋白水平、术后复发有关(P值均<0.05).68例HCC组织中ARG1 mRNA表达水平为0.0997(0.213),低于癌旁肝组织0.563(0.459);u=-6.544,P=0.000].结论 ARG1在HCC中低表达,其可能参与HCC发生发展.检测ARG1表达可能有助于HCC辅助诊断、评估分化程度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