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72篇
  免费   2735篇
  国内免费   2849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484篇
妇产科学   643篇
基础医学   3518篇
口腔科学   1313篇
临床医学   7752篇
内科学   4453篇
皮肤病学   776篇
神经病学   1216篇
特种医学   17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4758篇
综合类   16479篇
预防医学   5929篇
眼科学   894篇
药学   7575篇
  89篇
中国医学   4574篇
肿瘤学   2606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858篇
  2022年   845篇
  2021年   1094篇
  2020年   1155篇
  2019年   1116篇
  2018年   585篇
  2017年   1042篇
  2016年   1270篇
  2015年   1778篇
  2014年   3081篇
  2013年   2987篇
  2012年   4306篇
  2011年   4415篇
  2010年   3695篇
  2009年   3618篇
  2008年   4435篇
  2007年   3619篇
  2006年   3556篇
  2005年   3878篇
  2004年   2655篇
  2003年   2449篇
  2002年   2013篇
  2001年   1751篇
  2000年   1296篇
  1999年   1043篇
  1998年   953篇
  1997年   889篇
  1996年   828篇
  1995年   668篇
  1994年   624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365篇
  1990年   333篇
  1989年   338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2/GM-CSF)融合蛋白纯化及复性的最佳条件。方法:常规方法提取包涵体,用本室专利技术提纯,复性后样品经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获得副合蛋。结果: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融合蛋白,其纯度达到95%。结论:此工艺操作简便,纯化效果好,获得率高。  相似文献   
992.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0 引言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pathologicsideroblasts)是指有核红细胞胞质中铁小粒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异常铁粒幼细胞和(或)铁小粒绕核排列形成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在铁粒幼细胞增加的贫血性疾病的诊断中,病理性铁粒幼细胞的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们分析了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性铁粒细胞,探讨其在疾病诊断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1996-01/1998-12在我科确诊的贫血性血液病患者112(男38,女74)例,年龄平均32(13~68)岁,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MA)6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2例,溶血…  相似文献   
993.
脂质体介导下重组pcDNA3-hBMP3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基因转移效率与 pc DNA3- h BMP3质粒及阳离子脂质体的浓度、转染时机以及细胞的种殖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以寻求最佳的基因转染条件 .方法 细胞密度按 2× 10 4· cm- 2 接种后 ,对细胞接种后即时、孵化 2 ,5和 7d进行转染效率研究 ;G418浓度每 m L DMEM分别含有 2 0 0 ,30 0 ,40 0 ,5 0 0和 6 0 0μg,探讨 G418对软骨细胞的杀伤作用 ;选择不同细胞接种密度、不同脂质体浓度和 pc DNA3- BMP3浓度 ,在细胞对数生长期且细胞融合至 70 %~ 80 %时开始做转染 ,各组软骨细胞爬片的原位杂交结果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 ,以其灰度值判定基因转染的效率 .结果 最佳期的转染时机为软骨细胞接种后在孵箱内放置 2 d转染 ,即在软骨细胞对数生长期内做转染 .G418对软骨细胞的最佳筛选浓度为 40 0 mg· L- 1 .最佳的细胞种植密度、pc DNA3- BMP3浓度和脂质体的量应分别为 2× 10 4· cm- 2 ,5 μL 和 10 μL.结论 通过本研究探索出脂质体介导下 pc DNA 3- BMP3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最佳条件 .  相似文献   
994.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血管形成的形态学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臻  郭树忠  张琳西  鲁开化 《医学争鸣》2001,22(17):1612-1614
目的 研究血管形成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CD34抗体对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微血管进行染色。结果 增生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血管的含量明显高于萎缩期的增生性瘢痕及正常手术后瘢痕。结论 瘢痕的增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血管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5.
uPAR在人毛囊发育中的表达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胚胎毛囊形成发育过程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表达及其规律。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分别对人胚胎毛囊起始期、延长期、分化期和胎毛阶段的表皮及毛囊的uPAR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 uPAR在起始期和延长期的整个毛囊中有表达,在分化期和胎毛前期毛囊的外根鞘有表达。在起始期、延长期、分化期和胎毛阶段前期表皮的基底层、最外层细胞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在延长期最高,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结论 uPAR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中,EGF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 结合图像分析,定性及定量检测在EGF作用下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tPA mRN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小鼠表皮KC经EGF处理12、24、48、72h后,tPAmRNA/蛋白质的量均增加(P<0.01),tPAmRNA的表达的 高峰出现于EGF作用24h时,tPA蛋白质表达的高峰则出现于EGF作用48h时。EGF联合0.5、1.0、1.5mmol/L Ca^2 作用小鼠表皮KC48h,与EGF单独作用小鼠表皮KC48h时,tPAmRNAA/蛋白质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 小鼠表皮KC中,EGF可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 tPAmRNA/蛋白质的表达,但受Ca^2 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昆明种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高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建株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小鼠3.5d的囊胚培养,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形成的ES细胞样集落,经两次亚克隆分离培养ES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和体内外分化能力鉴定。结果 获得两个稳定ES细胞集落,传至第11代。ES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强阳性,体外分化的细胞沿拟胚体外向性生长,形态多样,在体分化可形成来源于3个胚层的组织。结论 两次亚克地获得的细胞具有ES细胞主要的生物学性状,有助于提高昆明小鼠ES细胞建株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目的:研究供者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CD34^ 细胞及单个核细胞(MN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用G-CSF(仅2例用G-CSF GM-CSF)7.25-10ug.kg^-1.d^-1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对外周血及收集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收集物中幼稚粒细胞及CD34^ 细胞进行检测计数。结果:(1)动员后白细胞主数及细胞计数及幼稚粒细胞逐渐增加,至5天达高峰;(2)外周血MNC中幼稚粒细胞增加与CD34^ 细胞增加有较好的相关性;(3)经2次单采后供者血小板约降低60%,但一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G-CSF7.25-01ug.kg^-1.d^-1分两次皮下注射能有效动员PBSC;allo-PBSCT供者经G-CSF动员后,外周血MNC中幼稚粒细胞数结合可做为allo-PB-SCT的剂量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