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8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47篇
内科学   33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2616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51篇
  15篇
中国医学   48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宫腔内灌注2%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对自愿终止妊娠110名健康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接受2%的利多卡因10 mL行宫腔内灌注;对照组接受0.9%的生理盐水10mL行宫腔内灌注.观察受试孕妇术中3、5、10 min与术后30 min腹痛程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宫颈松弛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3、5、10 min与术后30 min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镇痛作用,宫颈松弛度,以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机率三种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轻微毒性反应约为5.5%(3/55).结论:人流术中宫腔内灌注利多卡因具有极好的镇痛效果.药物主要经过子宫内膜下快速扩散并麻醉浅表神经感觉末梢,达到松弛宫颈和镇痛作用,具有安全省时,操作简便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尚不能完全阻断宫颈和子宫深部的感觉神经末梢.警惕偶发轻微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灌流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毒物;血液透析也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是经过透析器的透析膜,利用弥散清除体内毒素或向体内补充一些物质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自2002年以来,联合应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急性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病,以安眠药及有机磷中毒多见。常规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洗胃、静脉补液、利尿、维持生命体征等对症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并发症多。自1995年来我院采用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药物中毒2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背景不适当的过度通气可能诱使脑血管收缩,导致脑低灌流和氧供需失衡.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对象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01/07收治的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16例进行观察.方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调节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30 mm Hg并维持15 min,然后提高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到25 mm Hg亦维持15 min,再降低呼吸频率以使二氧化碳分压恢复至30 mm Hg同样维持15 min,改变吸入氧浓度以使血氧分压稳定在100~150 mm Hg,并于上述二氧化碳分压改变并维持15 min后,分别采集动脉和颈内静脉球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调高吸入氧浓度将血氧分压增至200~250 mm Hg,再重复上述通气调节依此将二氧化碳分压改变为30→25→30mm Hg,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及脑静动脉血乳酸差.主要观察指标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对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结果16例患者符合标准并完成数据采集.当动脉血氧分压为100~150 mm Hg及200~250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从30 mm Hg降至25 mm Hg时,可使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明显升高,但血氧分压200~250mm Hg与血氧分压100~150mm Hg相比,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脑动静脉氧含量差绝对值明显较低.与基础值相比,血氧分压100~150 mm Hg、二氧化碳分压30 m Hg及25mmHg和血氧分压200~250 mm Hg、二氧化碳分压25 mm Hg时,脑静动脉血乳酸差均明显升高.结论较高动脉血氧水平(血氧分压200~250 mm Hg)和中度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30mm H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器监测,测定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6h ̄7d的海马、纹状体、丘脑和新皮层组织匀浆中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r-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海马和丘脑Glu含量于再灌流后6h ̄3d下降(P〈0.05和0.01),GABA含量升高(P〈0.05和0.01),在纹状体和新皮层除GABA外,分别于6h ̄5d均有不同呈度的升高。比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报道全身给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大鼠后肢急性缺血与再灌流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经aFGF治疗的动物组织水肿明显减轻,活力提高,肌纤维含量有较多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病理学检查结果支持aFGF显著的组织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97.
作者应用炭肾200治疗急性中毒及肝、肾功能衰竭93例患者,其中安眠药中毒49例,治愈48例(97.76%);有机磷中毒9例,治愈6例(66.67%);灭鼠药磷化锌和424中毒19例,全部治愈。此外,用于治疗肝、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精神分裂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临床使用证明:炭肾200是一种有效、安全、应用较为广泛的一次性血液净化器。  相似文献   
998.
组合型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生物人工肝为主附加血或血浆灌流组成的体外组合型人工肝辅助装置,成为研究最多的、最有希望的人工肝。本文就此型人工肝的意义、研究近况、存在的问题与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利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灌流(HP)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动脉血液体外分流的技术,将患者动脉血流经管道引向灌流器,血液经过灌流器时借助活性炭或合成树脂的吸附作用,来清除体内有害及有毒物质[1].  相似文献   
1000.
①目的 研究肾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 ,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方法。②方法 建立心脏缺血预处理 (IP)和肾缺血预处理 (RIP)兔Langendorff灌注模型。将兔随机分为 3组。缺血 再灌注组 (I R组 ) :在Langendorff模型基础上 ,灌注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IP组 :在Langendorff模型基础上 ,灌注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反复 2次缺血 5min再灌注 5min ;RIP组 :反复 3次阻断左肾动脉血流 5min再灌注 5min ,建立模型 ,灌注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然后各组全心停止灌注 4 5min ,恢复灌注 15min改为工作心 30min。以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心肌含水量 (MWC)、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 +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 ATPase活性及其Ca2 +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 { [ATP]m}作为观察指标。③结果 RIP组和IP组左室功能恢复百分率高于I R组 (F =4 .6 7~6 .0 3,q =2 .6 0~ 3.12 ,P <0 .0 5 ) ,RIP组和I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q =1.2 3~ 1.98,P >0 .0 5 ) ;RIP组和IP组MWC低于I R组 (F =5 .6 8,P <0 .0 5 ) ,RIP组和I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q =1.6 5 ,P >0 .0 5 ) ;RIP组和IP组MDA含量、CK和LDH漏出率、ATP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