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0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儿科学   264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310篇
临床医学   2430篇
内科学   358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4481篇
预防医学   50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70篇
  21篇
中国医学   10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57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田永红 《右江医学》2003,31(6):548-549
目的 观察抗凝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 ,治疗组、对照组各 2 1例 ,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开搏通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凝治疗 ,分别于治疗后 2周、6个月、1年复查、随访相关指标 ,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抗凝治疗在短期内心功能改善 ,远期疗效减少栓塞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而无一例出血并发症。结论 抗凝治疗可改善DCM患者的高凝状态 ,改善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心钠素在心肌病中浓度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青  林佑善 《上海医学》1992,15(4):201-204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43例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 Swan—Ganz导管检查分析,提出右颈内静脉中间途径是最佳穿刺位置,并介绍其优点及检查成功的关键。Swan—Ganz 导管检查可协助心衰病因的诊断,确定左、右心衰的存在及程度,帮助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6.
Duncan  A.  M.  Lim  E.  Gibson  D.  G.  Henein  M.Y.  任付先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60-6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酚丁胺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心室(LV)充盈功能的影响,并确定峰值负荷时限制性充盈型(RFP)是否具有预后预测价值。背景:ICM患者峰值负荷时RFP的预后价值尚属未知。方法:在静息和负荷情况下,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研究了69例ICM患者;RFP定义为跨二尖瓣E/A比≥1.0、等容舒张时间(IVRT)〈80ms及E波减速时间(EDT)〈120ms。结果:69例患者中有42例静息时出现RFP,其中有24例患者负荷情况下转变为非RFP(EA),18例患者RFP持续存在(EE);69例患者中27例静息和峰值负荷时均无RFP(AA)。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DCM患者于依那普利治疗前行早期(20min)及延迟(3h)123I-MIBG心肌显像,采用心/上纵隔(H/M)比和心脏放射性洗脱率(WR)作为相对半定量计数分析,与超声心功能参数进行对比。根据123I-MI-BG心肌显像延迟相的H/M分为3组延迟H/M≥1.7为组Ⅰ,1.5<延迟H/M<1.7为组Ⅱ,延迟H/M≤1.5为组Ⅲ。组Ⅰ和组Ⅱ在平均治疗4.5个月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治疗前3组间超声心功能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径(LVDs)明显改善,早期H/M和延迟H/M均明显改善(P<0.05),而WR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Ⅱ的延迟H/M明显改善(P<0.05),而早期H/M和WR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参数也无改善。组Ⅰ和组Ⅱ患者均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而组Ⅲ患者均不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结论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DC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8.
20060195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脏损害;20060196 心肌mtDNA^4977缺失与扩张型心肌病猝死的关系;20060197 组织蛋白酶L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20060198 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重构及心功能影响的观察;20060199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9.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疾病的一种,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心力衰竭,常常伴有心律失常,发病率为5-10/10万。该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特发性,家庭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此外,围生期、酒精中毒、抗肿瘤药,代谢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才就诊,如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才被诊断。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人参白虎汤不同配伍组别及活性部位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肥大心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 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ip STZ(60 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9组,治疗组用人参白虎汤不同配伍组别及活性部位治疗共75 d.动物处死后取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组织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DNA银染技术分析心肌组织中Glu T4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肥大心肌中,Glu T4基因表达下调.经人参白虎汤不同配伍组别(除人参知母组外)及其活性部位治疗后,心脏指数和心室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Glu T4 mRNA表达上调.结论:人参白虎汤及其活性部位能上调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中Glu T4 mRNA表达,防止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