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36篇
  免费   2303篇
  国内免费   71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23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78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174篇
内科学   10898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8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509篇
综合类   18634篇
预防医学   288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151篇
  156篇
中国医学   736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1779篇
  2022年   1386篇
  2021年   1861篇
  2020年   1680篇
  2019年   1857篇
  2018年   743篇
  2017年   1592篇
  2016年   1566篇
  2015年   1843篇
  2014年   3217篇
  2013年   3134篇
  2012年   3597篇
  2011年   3961篇
  2010年   3488篇
  2009年   3247篇
  2008年   3108篇
  2007年   3042篇
  2006年   2819篇
  2005年   2577篇
  2004年   2246篇
  2003年   2131篇
  2002年   1734篇
  2001年   1624篇
  2000年   1266篇
  1999年   959篇
  1998年   946篇
  1997年   844篇
  1996年   736篇
  1995年   633篇
  1994年   481篇
  1993年   478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婴幼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培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1027-1028
目的分析研究婴幼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与观察。方法本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35天,最大3岁,6个月以内36例,6个月 ̄1岁10例,1岁 ̄2岁11例,2岁 ̄3岁3例;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自动出院1例,治愈55例,好转4例。心衰纠正最快2小时,最慢5天,1天内心衰纠正36例。结论①密切观察病情作好对症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②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为专科护理提供了保障;③做好出院指导可预防婴幼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再复发。  相似文献   
992.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充血性心衰一项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内皮素拮抗剂治疗心衰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借助循证医学检索途径和方法筛选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4137名患者,其中3个试验评价了心脏指数改善情况,5个试验评价死亡和心衰恶化,4个试验评价其它副作用。心脏指数改善的总效应为:WMD(加权均数差)0.47,95%可信区间(CI)[0.36,0.57](P<0.00001)。Tezosentan<50mg/h、50mg/h和100mg/h三组比较具有相似的效果及副作用,而副作用有随剂量增加的趋势。作为主要终点指标死亡率和心衰恶化两组相似(RR=1.00,95%CI[0.89,1.13](P=0.89),而其它副作用事件发生率则存在明显差异(RR=1.28,95%CI[1.13,1.44](P<0.0001)。结论内皮素拮抗剂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指数,但长期效应尚未得到证实。治疗组患者副作用发生常见,并呈剂量依赖性。内皮素拮抗剂的长期效果还需要设计更完善、纳入例数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给予螺内酯60mg/天,平均疗程24天。治疗前后心脏超声仪检测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左室重量指数(LVMAI)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前后相比,螺内酯组的LVEDVI、LVESVI有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PASP和HR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赵兰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400-40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血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2例DCM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对不同心功能状态血尿酸水平,入院时正使用利尿剂和未用过利尿剂及心衰控制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DCM血清尿酸水平心功能Ⅲ级与Ⅳ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入院时正使用利尿剂及未用过利尿剂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衰控制前后的血尿酸水平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DCM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血尿酸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双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10例健康者的ACE基因I/D及AGT基因M235T的多态性.[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0.468比0.227,P<0.01;D等位基因0.667比0.436,P<0.01.②AGT基因M235T多态性在慢性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③ACE及AGT双位点多态性联合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组DD+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351比0.117,P<0.01),与Ⅱ+MM型者相比,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优势比(OR)为6.799,高于单基因分析的ACE-DD型者(OR=3.948).[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该地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单独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似无明显关系,但AGT及ACE基因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DD型者若同时携带TT基因型,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996.
石玉枝 《中原医刊》2006,33(7):82-82
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急症、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纠正短期内可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近5年来应用酚妥拉明加阿拉明治疗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84例,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左室结构、功能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55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其住院后首次血清肌酐值(106μmol/L)为临界,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CRP)、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CRP明显升高,EF值显著下降,以LVEF<45%计算,研究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轻度肾功能减退预示了左室功能的显著下降,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998.
心力衰竭患者随着近年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患病率亦逐渐增高,心衰患者其内皮素-1将有明显的变化。我们采用卡托普利干预性治疗心力衰竭,测定其ET-1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心衰患者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平均(63±  相似文献   
999.
4,9围手术期AHF围手术期AHF通常与心肌缺血有关,过去10年人口老龄化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在至少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70岁,心绞痛,既往MI,充血性HF,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糖尿病,活动耐量受限,高  相似文献   
100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逐年增高,在治疗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我们采用剂量个体化,在常规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