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487篇
  免费   17808篇
  国内免费   11231篇
耳鼻咽喉   4715篇
儿科学   4235篇
妇产科学   11223篇
基础医学   9470篇
口腔科学   1856篇
临床医学   71131篇
内科学   32221篇
皮肤病学   5326篇
神经病学   4383篇
特种医学   223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28535篇
综合类   97260篇
预防医学   25752篇
眼科学   3569篇
药学   49468篇
  381篇
中国医学   23354篇
肿瘤学   17235篇
  2024年   2286篇
  2023年   8685篇
  2022年   6394篇
  2021年   7617篇
  2020年   7644篇
  2019年   6785篇
  2018年   4614篇
  2017年   9575篇
  2016年   11426篇
  2015年   14022篇
  2014年   21598篇
  2013年   24499篇
  2012年   34361篇
  2011年   37679篇
  2010年   35006篇
  2009年   27433篇
  2008年   29366篇
  2007年   25468篇
  2006年   19163篇
  2005年   13803篇
  2004年   12250篇
  2003年   9751篇
  2002年   8695篇
  2001年   7849篇
  2000年   5393篇
  1999年   4585篇
  1998年   2900篇
  1997年   2534篇
  1996年   2371篇
  1995年   1949篇
  1994年   1628篇
  1993年   1209篇
  1992年   1017篇
  1991年   875篇
  1990年   691篇
  1989年   731篇
  1988年   248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57例,其中A组32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B组25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前(T0)、术后第1d(T1)、第3d(T2)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①B组患者出血量低于A组,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出血量=31.85,k院时间=9.36,t月经复t潮时间=16.37,均P<0.05);②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A组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③B组T1、T2血清COR、β-EP、GLU水平低于A组(CORF交互=17.67,β-EPF交互=132.36,6LUF交互=155.3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内分泌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5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大部分子宫内膜癌为散发型,只有2%为遗传型,遗传型子宫内膜癌也称为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LS-EC)。本例患者43岁,因子宫下段赘生物活检提示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性手术,因肿瘤位于子宫下段,且病理特征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因存在多个高危因素故行Lynch综合征筛查。根据2019年Manchester国际共识,妇科肿瘤筛查Lynch综合征的流程明确,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丢失的蛋白,发现潜在的突变基因,最终通过高通量测序(NGS)技术确诊为MSH2基因13号外显子E701fs移码突变导致的LS-EC。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渭南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炎症(CI)患者8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55例,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比较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HPV16感染率、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并分析叶酸缺乏和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CINⅠ、CINⅡ/Ⅲ及SCC组HPV16感染阳性率均高于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感染率随宫颈癌变进展而升高;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呈正相关。在CIN各组和SCC组中,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均存在正相加作用;在CINⅡ/Ⅲ及SCC组中,血清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均存在正相加作用。结论叶酸缺乏可能会导致宫颈癌变风险的增加,且可能与HPV16感染存在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究养精种玉汤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控制性促排卵+IVF-E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精种玉汤治疗,至HCG日停止服用。治疗后统计2组Gn使用情况、取卵数及妊娠率;检测并比较HCG日2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n使用天数及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子宫内膜类型为A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类型为C型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参数PI及RI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2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及血尿常规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养精种玉汤辅助IVF-ET可有效增强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妊娠率并改善其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妊娠成功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女性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成功率、产褥期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妊娠及其结局无明显影响,且不增加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与改良式剖腹产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生产的剖腹产孕妇80名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改良式剖腹产手术,对对照组实施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手术的满意度高。结论:两种剖腹产手术相比,改良式剖腹产的效果明显优于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  相似文献   
58.
子宫内膜微刺激术是指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轻微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活检及刮匙搔刮。单独宫腔镜检查也可视为子宫内膜轻微刺激的一种方式,其对提高着床率也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可改善胚胎移植的结局,仍有对此持相反的观点者,在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且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从子宫内膜微刺激术的概念、机制探讨、临床研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总结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9.
60.
患者女,70岁,左手拇指甲侧缘皮肤增生物1年余,于2018年10月14日就诊于我科。1年前,患者发现左手拇指甲侧缘近甲根处出现1个肤色结节,缓慢增长,无明显疼痛。患者体健,否认新生物出现前的局部外伤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手拇指左侧缘近甲床处单发0.3 cm×1 cm指状新生物,尖端轻度角化。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中可见与皮损长轴一致、增生的胶原纤维束和扩张的毛细血管。诊断:甲周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ADF)。手术切除皮损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