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以强电流刺激猫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丘脑后核单位放电为内脏痛的指标,观察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简称PAG)对内脏痛的影响。本研究看到刺激PAG后的即时抑制和持续性的抑制。结果提示,PAG有抑制内脏痛的作用。还证明:这种抑制作用可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阻断,表明电刺激PAG抑制内脏痛反应的机制中有内啡呔参与。  相似文献   
62.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分辨内耳CT的广泛应用发现的一种致聋疾病,一种以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为主,可同时伴有反复发作眩晕或者耳鸣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的先天性内耳畸形,患者出生时听力可正常,多在2~4岁发病.LVAS是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先天性内耳畸形的31.5%[1],其发病率之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由于该病发病机理复杂,早期诊断和治疗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方法.笔者收集48例在我院诊断为LVAS的患儿的听力检查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儿童LVAS的听力学特点,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用脑内核团微量注射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eriaqueductal gray,PAG)内“勿动蛋白”-A(Nogo-A)、P物质(substance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变化,研究探讨Nogo-A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它在大鼠PAG内与CGRP、SP和内源性阿片系统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等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分别向PAG内注射0.9%生理盐水1μl;模型对照组、吗啡组和纳洛酮组各8只,首先单侧后爪掌心皮下注射1%的福尔马林0.1 ml复制炎症痛敏大鼠模型,3d后分别向PAG内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吗啡或纳洛酮各1 μl,60 min后取大鼠大脑PAG区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大鼠PAG内Nogo-A、SP和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PAG内Nogo-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CGRP及SP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PAG内Nogo-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CGRP及SP显著降低(P<0.05),而纳洛酮组PAG内Nogo-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CGRP及SP显著增高(P<0.05).结论:(1)炎症痛敏大鼠PAG内Nogo-A的表达量比正常降低,而CGRP及SP显著增高;(2)阿片肽可增加PAG内Nogo-A的表达,并降低CGRP及S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方法 成功植入微透析系统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 ml,15 min后吸入2%异氟醚;切口痛组(IP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 ml,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30 μg/kg,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拮抗组(DY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30 μg/kg和育亨宾0.5 mg/kg,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除DY组外,其余各组于术前30 min(基础状态)、术后4 h内每30 min收集微透析液10μl,DY组于术前30 min、术后30、60 min时收集微透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微透析液NE浓度;DY组于术前30 min(基础状态)、术后1 h,其余各组于术前30 min(基础状态)、术后1、2、3、4h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结果 与C组比较,IP组和DY组术后MWT降低,微透析液NE浓度升高,D组术后微透析液NE浓度升高(P<0.05),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比较,D组和DY组术后MWT升高,微透析液NE浓度降低(P<0.05);与D组比较,DY组术后MWT降低,微透析液NE浓度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抑制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NE的释放,从而产生中枢镇痛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norepinephrine(NE)release in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PAG)in a rat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Methods Twenty-four male Wistar rats in which microdialvsis catheter was successfully placed in the ventrolateral region of PAG without complica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n=6 each):group control(group C);group incisional pain(group IP);group dexmetomidine(group D)and group dexmedetomidine+yohimbine(group DY).Incisional pain was induced by an incision made into the plantar surface of left hindpaw in IP,D,DY groups.Dexmedetomidine 30 μg/kg and dexmedetomidine 30 μg/kg+yohimbine 0.5 mg/kg were given intraperitoneally at 15 min before plantar incision in group D and group DY respectively.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MWT)to von Frey filament stimulation was measure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and 1,2,3,4 h after operation in C,IP,D groups,an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and 1 h after operation in group DY.Dialys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and at evcry 30 min after operation for 4 h via cerebral microdialysis catheter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NE concentration in C,IP,D groups,an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30,60 min after operation in group DY.Results Incisional pa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WT and increased the NE concentration in dialysate in group IP.Dexmedetomidine premedicat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and attenuated incisional pain-induced increase in the NE concentration in dialysate in group D.Yohimbine counteracted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 has analgesic effect though inhibition of NE release from PAG.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的发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5例经高分辨率CT证实为双侧LVAS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全部有严重的听力损失,15例听力有波动性,3例有头颅外伤史。在CT图像上,23例双侧和1例单侧有前庭导水管扩大。MRI图像上,5例双侧、1例单侧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均有扩大.急性发作期患儿经过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糖皮质激素治疗,听力提高,达到或接近发作前水平。结论LVAS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极易误诊,对临床上有波动性进行性听力下降、轻微的头颅外伤引起严重的听力下降的患者或声发射测定结果波动较大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常规进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以明确诊断,对已经证实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尽可能地保存患者的残余听力。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疼痛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左侧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术后第1、2、3和4周分别测试各组大鼠双侧后足的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变化;选取32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SGB预防组、生理盐水预防组、SGB治疗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观察连续7 d SGB处理对PD大鼠疼痛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PD大鼠术后第2周双侧PWT明显下降且至少维持至术后4周,SGB预防组PD大鼠第2、3和4周双侧PWT显著高于生理盐水预防组,且SGB治疗组PD大鼠第3和4周双侧PWT也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SGB可以预防和治疗PD大鼠疼痛; PD大鼠纹状体和PAG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上升,而连续SGB处理显著减少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连续SGB可通过减少纹状体和PAG内的炎性细胞因子抑制PD大鼠机械痛敏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68.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与酪氨酸羟化酶样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了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的儿茶酚胺能投射。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HRP逆标并呈酪氨酸羟化酶样阳性的双标记细胞分别占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投射细胞的18%和20%,这些双标记细胞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全长存在于其腹外侧区和内侧区腹侧部。结合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讨论了这些儿茶酚胺能投射细胞的性质和机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1对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育龄夫妇进行SLC26A4基因突变位点分析,研究其突变形式和突变类型,探讨其后代发病风险,指导生育。方法:收集1对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夫妇的临床资料及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基于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检测耳聋基因相关突变。应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流程,利用OMIM等多个临床疾病数据库及CADD等多个有害性预测软件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对。结果:测序结果提示男方为SLC26A4基因c.230A>T、c.1174A>T和c.1547dupC的复合杂合突变,女方为SLC26A4基因c.919-2A>G和c.1547dupC的复合杂合突变。结论:夫妻双方皆为SLC26A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生育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风险为100%,可采取不生育、领养、供精或供卵形式获取健康后代,本研究结果对于该家庭的生育后代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偏头痛大鼠头痛发作时行为学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4只,去卵巢后随机分4组:对照组(A组)、偏头痛组(B组)、低雌激素替代治疗组(C组)和高雌激素替代治疗组(D组)。1周后B、C、D组给予硝酸甘油10 mg•kg-1皮下注射制备偏头痛模型,A组以同剂量花生油皮下注射,观察注射后大鼠行为学改变,注射2 h后处死大鼠,5-H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行为学表现,D组爪红、耳红、尾红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爬笼、搔头次数明显减少,C组与B组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染色,B组、C组、D组与A组比较,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5-HT阳性神经元增多(P<0.01),以腹外侧和背外侧明显,B组增加程度最明显,C组次之,D组增加程度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雌激素能减少PAG区5-HT阳性神经元的激活,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高雌激素能减轻偏头痛大鼠行为学改变,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影响参与偏头痛发作的神经活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