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21.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特征与安全手术边界,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择5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连续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包膜情况,对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的深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包膜特征与其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包膜侵袭的最大及平均距离分别为0.846mm、(0.399±0.1501mm,1.692mm、(0.737±0.3651mm.2.369mm、(1.448±0.635)mm;肿瘤包膜不完整、包膜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吟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外5mm以上范围为手术安全切除边界.可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22.
女性,18岁因双眼视力不佳10年余就诊全身检查无特殊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6.5 DS-1.5 DC×5°=0.4;左眼+6.5 DS-2.0 DC×5°=0.6,眼压右眼17 mmHg,左眼18 mmHg。双眼眼前节、玻璃体无特殊。眼底像(图A右眼、图B为左眼):双眼视乳头边界模糊隆起,无充血,血管走行、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出血及渗出。视盘立体照像见本期封面图片。  相似文献   
23.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院与社会工作机构跨越组织边界的合作。通过对深圳医务社会工作的调查分析,揭示了医院与社会工作机构之间存在制度边界、物理边界、认同边界,具体表现为业务流程与管理规范的隔离、服务空间与信息流通的壁垒、主体间的认同困境,阻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医院主动开放边界的举措与社会工作机构主动渗透的策略促进了组织合作,重塑了组织边界,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文献边界分析,形成问题系统并进行边界分析。基于问题视角,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包括需完善政府和民营医院对其发展定位和管理,重塑医院品牌等。基于研究视角,指出民营医院的研究需与实践紧密配合,考虑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策略措施的可操作性等。  相似文献   
25.
王亮   《中国医学工程》2012,(4):164-166
目的通过分析p53、c Myc在乳腺内原发癌和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趋向,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缘的分子边界。方法全乳腺切除标本54例采用免疫组化及组织芯片技术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p53、c Myc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瘤向周边浸润及周围组织癌变趋向的规律。结果 p53、c Myc在乳腺内原发癌和手术切缘不同距离组织中呈现减弱的趋势(P〈0.01),其递减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p53、c Myc趋势性差异表达,提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性手术切缘组织中存在分子边界。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检测临床组织样本,确定手术切缘的分子边界具有大规模、高通量、标准化的特点。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黄斑缺损是少见的先天性眼底异常,现报告2例如下. 患者,男,16岁.自幼双眼视物不清,近半年加重,来我院就诊.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同类患者,查体:发育正常,无指趾畸形,视力:右眼0.08,左眼0.04,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边界清楚色泽正常,黄斑区均可见直径4PD大小横椭圆形脉络膜缺损区,边界清晰,缺损区内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无间断,底部可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并见不规则散在色素沉着斑.  相似文献   
27.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4岁,曾因双眼视力下降9月余,伴右眼视物变形、变暗而于5 a前就诊于我院,当时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8,检查右眼黄斑区偏下方有一大小约1×2 DD、边界欠清的黄白色病灶,病灶内有边界清楚的色素条带(图1),当时接诊的医生诊断为"老年黄斑变性,干性型",因此未予特殊治疗.后患者视物变形症状略有好转,但视力一直缓慢逐渐下降,因自觉视力下降严重,而于今年再次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8,黄斑区黄白色病灶扩大,周围并有神经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28.
色素掩饰性切口在乳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从美学角度开展乳晕缘这一隐匿性切口在乳房手术中运用的经验,探讨这一入路的可行性及利弊.方法 对178例病人经乳晕缘切口实施乳房良性肿块或病变腺体切除术.结果 经半年至2年随访观察,乳房外观无明显瘢痕显现,乳头乳房丰满、挺拔、感觉良好.结论 该术式适用于肿块近乳晕、较为表浅、边界较清楚或乳房较小者,且又有较高美学要求及希望隐瞒自己乳房手术史的患者.  相似文献   
29.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越  秦玲 《江西医药》2007,42(3):247-249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分析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及强化程度.结果 6例患者,病灶位于浅叶5例,深浅叶同时受累1例,6个病灶边缘清楚,病灶大小2~3.8 cm,平均CT值46 Hu.结论 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CT显示腮腺浅叶的后部(尾叶)内病灶,边界光整,应首先考虑腮腺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3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 33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腔内突出.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33例胃间质瘤中,良性8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恶性25例(包括潜在恶性6例),肿决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其中19例肿块内有坏死.12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11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结论 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能准确显示胃间质瘤的部位和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