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1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567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425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014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065篇
内科学   1104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13篇
综合类   2042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454篇
  10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72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42.
胰腺癌K—ras基因突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4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广东地区30例人肝细胞癌(HCC)P53基因及C-myc基因产物。结果显示HCC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7%,mycP6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7%,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P53阳性率越高。HCC中同时有P53基因和P62基因表达者占23.3%。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和C-myc基因的激活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45.
30例新鲜胃癌标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对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HPV15阳性率为40.0%,未发现HPV18感染:P53基因突变率为50.0%,HPV16感染和P53基因突变同时存在者为16.7%。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其代谢酶细胞色素P4 5 0 2D6 (cytochromeP4 5 02D6 ,CYP2D6 )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 88例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 96例健康对照者作病例 -对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 8周 ,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 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 ,PANSS)评分评价利培酮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CYP2D6exonⅠ的C188T位点突变进行检测 ,分析利培酮临床效应与其主要代谢酶CYP2D6 /C188T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上海地区人群的CYP2D6 /C188T突变率(弱代谢型 )为 36 .3% ,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 =1.15 ,df=2 ,P >0 .0 5 ) ,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78,df=1,P >0 .0 5 )。进行性别及有否家族史分组后分析 ,亦无差异存在 ,且CYP2D6 /C188T突变与利培酮临床效应之间并无相关性 (χ2 =1.12 ,df=2 ;χ2 =0 .0 3,df=1,P >0 .0 5 )。结论 未发现中国人CYP2D6 /C188T多态性与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FH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对1家2例临床诊断为FH的患儿及其父母从基因水平明确了诊断。LDL受体基因突变是位于第6外显子的移框突变,结论:PCR-SSCCP可以从基因水平对FH患者明确诊断,并可对先证者家族系成员早期诊断,以便提供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48.
49.
细胞内有许多信号转导通路,交织成一个大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是非常有序和复杂的。受外环境的干扰和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有序在肿瘤细胞中被打乱,某些信号转导途径出现异常。美国MIT肿瘤研究中心的ras基因发现者Robert A Weinberg教授认为有四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与肿瘤的生长有密切关切。  相似文献   
50.
结核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丽云  宋栓保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1010-1012
近年来 ,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有回升趋势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结核病特点 :临床疗效差、慢性迁延不愈、易复发、恶化。随着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分析微生物学的发展 ,对结核病病原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认为结核病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结核分支杆菌的变异 ,包括 :耐药性变异、毒力变异、L型变异及休眠菌形成等。现简述如下。1 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研究进展1 .1 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组  1 998年全国第一个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 H3 7Rv的全基因图谱完成是结核病研究的重要进展 [1 ] 。 H3 7Rv基因组包含 441 1 5 2 9个碱基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