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1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41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838篇
内科学   108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2287篇
预防医学   90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02篇
  34篇
中国医学   275篇
肿瘤学   82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患者65例,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给予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technique,3D-STI),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脏指标参数的差异,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E/E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移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收缩期移动速度(S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二尖瓣舒张早期环移动速度(Em)、二尖瓣舒张晚期环移动速度(Am)、左室扭转(LVtw)、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 GRS)、整体面积应变GAS )指标。  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相关参数和治疗前相比,LAVI、E/Em、Am有所升高,Em/Am和Em有所下降,LAVI和E/Em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LVEF、GLS、GRS、LVtw、GCS、GAS均有所下降(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效果理想,可以早期、准确对心脏毒性情况进行判断,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改善预后、临床结局方面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FT-CMR)的心脏功能评估参数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6例预行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术后6个月内患者有无复发将其分为窦性心律组72例和房颤复发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参数,采用FT-CMR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CMR心脏功能评估参数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房颤复发组患者女性、高血压、糖尿病、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房颤复发组患者左心房总应变(Es)、左心房正向应变率峰值(SRs)、左心房被动应变(Ee)、心室舒张早期负向应变率峰值(SRe)、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PLAS)参数值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511,95%CI:1.036~11.906)、PLAS(OR=1.089,95%CI:1.039~1.141)是心房颤动冷冻...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联合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心理指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与普外科收治的54例LA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应用IGRT联合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4例,应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局控率及生活质量和心理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4.641,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4.065,P<0.05)。结论:IGRT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LAPC在有效提高局部控制率的基础上可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指数,胃肠毒副反应增加,但安全性可控。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早期右室心肌力学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化疗前(T0)、化疗第2周期末(T1)、第6周期末(T2)进行3D-STI检查,化疗期间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45%或下降10%以上定义为心脏毒性反应(AIC)。比较T0、T1、T2右室3D-STI参数,评估各参数对AIC的预测价值。结果:与T0时相比,T1时RVGAS、RVGLS绝对值均降低(P<0.05),T2时均进一步降低(P<0.05),RVEF在T2时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1时RVGAS、RVGLS绝对值均与AIC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T1时RVGAS绝对值<27.7%预测化疗结束后出现AI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0%、82.90%,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T1时RVGLS绝对值<19.96%预测化疗结束后出现AI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20%、88.20%,对应的AUC为0.84。...  相似文献   
65.
[摘要]目的: 利用心肌分层应变及心肌做功技术对长期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研究,评估其在长期腹膜透析下的心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长期规律进行腹膜透析且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14例,测量其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利用二维斑点追踪及心肌分层应变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GLS)及内膜层、肌层和心外膜层3层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LS),并结合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做功参数,共同评估左心室心肌功能,随访5年并比较腹膜透析5年前后相关数据变化。结果: 规律腹膜透析5年后,尿毒症患者LVEF改变无统计学差异;GLS在四腔心切面明显减低(P=0.018),并从心内膜减低至心外膜(LS心内膜层 P=0.029,LS肌层 P=0.017,LS心外膜层 P=0.004);心肌整体做功参数以整体无用功(GWW)升高为主(P=0.048),整体有用功(GCW)、整体做功指数(GWI)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长期规律腹膜透析5年的尿毒症患者,其左心室整体心肌功能尚保持稳定,但局部心肌收缩功能进一步受损,主要体现在后间隔和侧壁的各层心肌,心肌做功以GWW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66.
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下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等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观察结果表明,脊髓不同节段注入PHA-L,在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均可见到标记末梢;比较各节段脊髓的投射分布,未能发现明显的定位关系。一侧脊髓灰质注入,在两侧中央颈核均观察到标记末梢,但主要见于同侧;外侧颈核的标记末梢仅见于同侧。结果提示,各节段脊髓均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  相似文献   
67.
本文在研究分析了CMOSens质量流量计和控制器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套能与呼吸机周期同步且成比例地释放NO标气的NO输送系统,并用N O/NO 2电化学传感器连续监测治疗气中NO浓度和二氧化氮(NO 2)浓度。在NO治疗气浓度为20 ppm的情况下,通过整定系统软件参数后,呼吸机的吸气流量和NO供给流量的相位差为0,NO检测浓度相比较整定前的检测值平均增大2.15 ppm,更接近于NO设定浓度值,NO 2检测浓度≤0.2 ppm属于安全范围。结果表明经过整定后的系统系实现了和呼吸机周期同步地供给NO标气,并且提高了NO治疗气的精度、降低了NO由于被氧化而生成NO 2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8.
向猫阴部神经及其分支注入HRP溶液,观察并分析了逆行和跨节追踪的结果。 1.证实阴部神经为含躯体传出、传入,内脏传出、传入纤维的混合神经,其内脏性传出、传入成分仅存在于阴茎背神经中。 2.逆行标记细胞出现于L_7—S_3前角Onuf核和S_(1-3)的中间带外侧核。本文结果表明,Onuf核是支配盆底横纹肌的运动核,但它和其它前角运动核在细胞形态和活性物质的分布上都明显不同。特别是它的一部分神经元的树突形成树突束到达中间带外侧核。本文结合排尿、排便功能从形态学上较详细地讨论了Onuf核和中间带外侧核的关系。 3.本文证明阴部神经领域的内脏初级传入(来自阴茎背神经)和躯体初级传入纤维都向骶髓后连合核区有浓密的投射。结合以往的工作讨论了盆腔脏器、外生殖器的内脏传入和坐骨神经、阴部神经的躯体传入在骶髓后连合核区汇聚的现象及机能意义,推测这种汇聚可能是产生牵涉痛和针刺镇痛机制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69.
本文作者研究了膀胱(内脏)及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发现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本体觉粗纤维都向S_2—S_4节段后连合核区投射,两者的投射区有重叠。推测内脏传入和躯体本体觉传入的纤维在后连合核可能有汇聚。另外,根据躯体本体党纤维在髓内跨节段分布的范围和位置以及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的投射位置,结合文献分析和讨论了脊髓后连合核的位置和形态。提出在脊髓内存在着一个和脑部的孤束核在形态及功能上酷似的脊髓后连合核的见解。它在吻侧以对称的狭细细胞带起于胸髓下段,向尾侧逐渐扩大位于Ⅵ层内侧部,到骶髓成为位于中央管背外方的核团,S_3以下两侧者合并形成位于中央管背侧后连合区的较大核团,一直可追踪到尾髓。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采用成年家兔12只,在上颈髓单侧注入海人酸后,将HRP注放同侧的坐骨神经内,应用HRP逆行追踪结合顺行溃变镜方法,首次在电镜水平对脊髓长下行固有束终末与坐骨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坐骨神经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及近侧树突表面发现有少量的溃变终扣。根据溃变终扣的外形可分圆形和长形,根据溃变终扣内突小泡的形态发为圆形和椭圆形,突触联系包括:(1)溃变终扣与标记胞体及树突形成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