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04篇
  免费   2230篇
  国内免费   1689篇
耳鼻咽喉   214篇
儿科学   820篇
妇产科学   270篇
基础医学   3350篇
口腔科学   218篇
临床医学   5251篇
内科学   3849篇
皮肤病学   751篇
神经病学   413篇
特种医学   8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536篇
综合类   10249篇
预防医学   2412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3467篇
  44篇
中国医学   2008篇
肿瘤学   2290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1129篇
  2022年   903篇
  2021年   1270篇
  2020年   1173篇
  2019年   1039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738篇
  2014年   1114篇
  2013年   1140篇
  2012年   1603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759篇
  2009年   1687篇
  2008年   1773篇
  2007年   1811篇
  2006年   1820篇
  2005年   1912篇
  2004年   1624篇
  2003年   1528篇
  2002年   1219篇
  2001年   1232篇
  2000年   901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855篇
  1997年   801篇
  1996年   753篇
  1995年   832篇
  1994年   642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343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为丝裂源作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结核性(17例)和非结核性(14例)胸膜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胸腔积液淋巴细胞(PEL)对PPD 的反应性。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无论PPD 皮试是阳性还是阴性,其PEL 的PPD 刺激指数(PPD-SI)都显著高于PBL(P 分别<0.001与<0.01);结核性PEL 的PPD-SI 显著高于非结核性PEL(P<0.001)。提示PPD 胸腔积液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家兔静注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尿激酶(MUK)和天然尿激酶(NUK)40000IU后,MUK 的体内过程符合零级速率过程,NUK 则符合一级速率过程,血纤溶活性 MUK 持续100min,而 NUK 仅20~25min。在“功能性”去除肝肾的家兔,NUK 血浓度半衰期延长3~4倍,而 MUK 血浓度下降与正常家兔相似。MUK 及 NUK 在去除纤溶抑制物的优球蛋白成份中纤溶活性相似,但在血浆中 NUK 仅存24~35%的纤溶活性,MUK 则保留了64~85%的纤溶活性。提示肝肾的摄取、代谢和消除能力降低及对血浆纤溶抑制物抵抗力增强,是 MUK 血纤溶活性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22例脑肿瘤和12例脑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脑肿瘤CD3^ 、CD4^ ,CD10^16 56和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胶质瘤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下降。34例患者术后4期CD3^ ,CD4^ ,CD16 56^ 比值均发生变化。胶质瘤组在术后1至2周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术后3至4周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脑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且恶性胶质瘤较良性肿瘤更为明显,手术应激能导致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脑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至逐渐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36.
T辅助细胞在疫苗研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感染性疾病疫苗之关键挑战在于利用确定的抗原以刺激产生能引起保护作用的合适的免疫反应。肽类疫苗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意义在于,已知不同的多表位构成单一结构以诱导出所希望的免疫反应所表现出的灵活性。这一般比利用减毒的活疫苗要安全并且相对而言比制造亚单位疫苗要容易。然而,多肽疫苗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一方法在诱导遗传背景复杂的人群免疫反应方面受到限制,这与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HC)多态性有关。因同样的理由,肽类免疫应答常因缺乏适当的辅助T淋巴细胞(HIL)而引导出不充分的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和抗体反应。另一个运用线性肽链结构的可能缺点是:为了引导出合适抗体反应,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簇对于激活静息的B细胞就成为必须因素。由WHC多肽性引起的问题可由运用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来解决。从麻疹病毒F蛋白(氨基酸288到302)中得到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和鼠的确定结合在多种MHC分子上的辅助T细胞表位(v1EB,aa191-209)已被定性并且被用于能极大激发免疫应答的结构中,以克服单一限制型免疫应答的缺陷。合成的,非自然Pan DR表位(PADRE)具有退化的结合几种通常HLA—DR的能力,能以绝对效价和抗体反应质量两种形式来增强激发短肽链的免疫应答。另外,一些所谓的从流感病毒血凝素(HA)来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恶性疟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抗原和分枝杆菌蛋白被报道能激发广泛的免疫应答。为了不加区别地结合于几种同型和同种异型的MHCⅡ类分子,这些肽类应显示出部重叠MHC结合形式或应利用保存于配体中的固定位点和应缺失等位基因特异性固定残基,以防止结合于其它Ⅱ类分子。了解MHCⅡ类分子对肽链的不加区别及特异性识别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将为在疫苗设计中突破遗传限制的策略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的年龄有后移现象,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麻疹的发病机制除了与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外,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成人麻疹的发病过程中,检测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尚少见报道。为了解成人麻疹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探究其发病机制,我们对2006年1~5月无锡地区住院的成人麻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40.
恶性淋巴瘤合并肺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6岁,因咳嗽、咳痰10天,发热1天于2004年5月24日入院。1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痰,量多,自服中药无效,咳痰加剧。1天前行胸部X线透视示右上肺大片浸润影,遂收治入院。查体:呼吸平稳,皮肤粘膜未见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肺叩浊,语颤略强于左侧,右中下肺闻及散在湿鸣,心腹未见异常。入院后血常规:白细胞12.7×109/l,中性分叶0.58,淋巴细胞0.41,单核0.01。血沉67mm/h。血清肿瘤标志物:CEA3.46μg/l,C19919.63ku/l,AFP0.46μg/l。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电轴不偏。胸部X线片:右肺上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