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7篇
  免费   1290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73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306篇
内科学   180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232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904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71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32篇
  2篇
中国医学   66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病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老年性痴呆教学中,首先应提高学生对该疾病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多媒体优势;加强教学互动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2.
尼莫地平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克斌  李进兰 《甘肃医药》2010,29(2):132-13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防治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两组原发病均遵照神经内科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受试组另予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3/日)+艾地苯醌片(30rag,口服,3/日),对照组单纯尼莫地平(30mg,口服,3/日),连续给药3个月并进行智能测定,以观察两组治疗后VaD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应用修订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Barthe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受试组可显著提高MMSE、CDR和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aD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993.
孙兆元 《医学综述》2010,16(15):2354-2357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很多,各研究观察指标和治疗方法不尽相同。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观察指标有量表积分和理化检查,量表主要包括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理化检查主要有血流变学检查以及观察血脂的变化情况。在治疗方法上,主要有单纯针刺法、电针法、针药结合法、头针法和艾灸法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索血管性痴呆与嗅觉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并验证嗅三针对此的干预效应。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并伴有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嗅三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嗅觉功能检查。同时于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均为嗅觉部分缺失;经嗅三针治疗后,18例患者嗅觉恢复,24例患者嗅觉改善,有效率为70%。同时,治疗前后自身比较,HDS、MMSE均有所上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功能障碍。经嗅三针治疗后,患者在痴呆症状改善的同时,嗅觉功能也得以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小鼠记忆及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该方药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学改善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脑力苏高剂量组、脑力苏低剂量组、西药(喜得镇)组。术后2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天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测定。结果:经脑力苏胶囊、喜德镇治疗后,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力苏胶囊具有一定的提高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提示脑力苏胶囊具有益智复元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李楠 《中国药房》2012,(36):3421-3423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名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简易智能状态测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MMSE、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银杏叶注射液。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FNS,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or ultrasonic monitor,T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FNS组治疗后MoCA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TCD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oCA较前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但TCD显示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而MoCA?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无变化(P > 0.05)?3组间治疗后MoCA评分FNS组及奥拉西坦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1),FNS组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1);治疗后P300潜伏期FNS组较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更短(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波幅奥拉西坦组较FNS组及尼莫地平组更高(P < 0.05),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FNS组MCA高于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FNS组及尼莫地平组ACA?PCA?VA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5),其中FNS组ACA?VA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5),而PCA2组间无差异(P > 0.05)?结论: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均能够对VCIND患者产生治疗效果: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可改善其颅内血流供应;FNS对认知功能及颅内血流供应均有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以电针治疗,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蛋白Ⅰ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突触蛋白Ⅰ表达(P<0.05)。结论:电针治疗通过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蛋白Ⅰ表达,从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季燕  王展航  任利民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56-2457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10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74例老年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MoCA总分为(20.196±4.537)分,治疗前为(17.332±5.24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5,P<0.05)。治疗后1、2、4、8周BPRS评分总分值和各因子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2、4、8周间BPRS评分总分值和各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包括嗜睡7例,乏力3例,头晕3例,头痛1例,行走不稳1例,未发生心脏功能障碍。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00.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娟  付朝晖  杨晋  熊焰 《重庆医学》2012,41(6):571-572,616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2例轻、中度Va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克/次,口服,3次/天;对照组31例,给予维生素E软胶囊 0.1克/次,口服,3次/天;两组总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进行认知功能测定,采用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